香港南天 Sagazine 資訊科技 查看內容

莫讓河套科技創新夢成空

2010-11-26 00:00| 發佈者: J-20| 查看: 553| 評論: 0|原作者: 楊雨霑|來自: 香港商報

       等待10年,河套區規劃終於眉目清晰。港深政府將共同開發該區為大學城,并致力於高等教育、高科技產業和文化產業,務求在2020年實現「港深學院」、「深港創新圈」和「港深都會」。筆者相信河套是實驗區,有利兩岸三地交流合作。該計劃也有助國家深入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解決兩地人才不對稱、發展不協調、自主創新不足等問題。
 
       須打破外資科技壟斷
 
       筆者期望計劃能做到科教資源高度整合,透過「產、教、研」結合創造香港新優勢。科技沒有產業不成,科研沒有產品化,只是諮詢項目。環顧現在,香港面對的科技發展樽頸是「科技創業家精神」不足。若港府不審視科技政策,在10年內創造好科技產業環境,10年后河套將會是教育工廠區!筆者不願看見河套的科研中心是港商的「牛琴」,港府才臨時抱佛腳!千萬個港深學院的理工生、科研生、科技管理生將如何自處呢?
 
       一個產業鏈的形成,非一朝一夕。在積極不干預的情况下,政府不願保育科技產業幼苗,把所有責任和風險推向商界。政府不善用「公權力」設立游戲規則,在資金和規模經濟主導下,港商勢難跟國外企業匹敵,科技產業難成氣候。高端技術遠遠落后,低端產業一池死水,很多港商寧為市場推廣者,幫助國外品牌開疆辟土,也不想成為科技創業家。作為愛國知識分子,筆者對港府的高增值產業和科技政策極為失望。
 
       以家電市場為例,不論港商還是內地廠商,正面對外資「科技壟斷」之困局。強如美的、TCL和海爾等,也難以跟國外集團抗衡,成功拓展香港家電市場。究其主因,是市場門檻過高,內地和香港家電的市場推廣資金有限和流通平台嚴重不足。港府也過於墨守成規,唯「國際標準」是奉,深化了「科技壟斷」問題。如強制性能源效益標籤計劃實施后,某兩大外資廠商的慳電膽市場占有率由五成立即提升至七成!香港科企要抬頭,就要有八達通般幸運,受到港府高度的關顧和重視,成為市場壟斷者。又或者,待香港失去金融優勢后,港府才積極培育「科技創業家精神」和調整市場機制,香港科企才受到重視!
 
       很多經濟學家提出,成功創新全憑技術供給和市場需求因素間良好組合。沒有經濟活力和冲勁,科技產業如何推動?「知識型經濟」如何維繫?若港府不想在河套工程完成時,才發現「創新夢」只是空談,就要在科技方面下決心,拒為「科技生產力」落后的二線都市,并努力做好需求面、供給面和環境面的科技政策。
 
       應訂供求和環境層面政策
 
       在「需求面」政策方面,港府應該訂出明確的科技目標,建立明星科技產業,然后盡力幫助他們外銷、內銷或在本地發展。舉例,若港府想扶植本地軟件業,可以透過公共采購和海外貿易組織創造商機。
 
       在「供應面」政策方面,港府可以透過創新推廣活動拉攏軟件界、服務界和非牟利團體,務求令相關「服務產品化」,如開發ERP軟件、CRM軟件和SRM軟件等等。
 
       過往港府太着重「需求面」政策,如建立良好的公共服務和通訊交通網路,而忽略了環境和供應政策層面,令香港錯失很多良機。
 
       筆者在《香港需要科技局》(香港商報2010年11月12日)一文曾提過,漢鼎亞太曾考慮投資100億建半導體廠,發展高科技產業。奈何政府在環境層面上,不能提供全面優惠政策,溝通也不積極,有關項目終為上海所奪。河套區計劃的出現,可能就是回應現有的狀况。

       在全新的空間下,港府可以放開懷抱訂立新的游戲規則,如零關稅、退稅甚至減租免租等等。另外,政府可鼓勵科技發展和訓練,如促進公私營創投基金、建立新的實驗室、協助組織專業協會、提供見習計劃和補助理工科優异生等等。如柴九所說:人生有多少個10年呢?在河套區運作前,政府可否認真地審視現行的科技政策,在優惠政策、創投環境和教育方面加強力度?政府需要「科技創業家精神」,否則科技產業前景堪虞!


       作者為城市智庫資訊科技政策研究召集人暨研究員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GMT+8, 2024-5-2 19:07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