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查京雨災失蹤者 《經濟觀察報》遭回收處分 [打印本頁]
【明報專訊】內地敢言媒體《經濟觀察報》因為調查北京「7•21雨災」中的失蹤者,被北京市文化局掃黃打非辦公室以「違法異地辦報」為由查處,報社招牌遭除去,該期報紙收走,但現仍未有最終處分決定,員工昨照常上班。該報註冊地在山東,有消息人士稱,失蹤人數是北京雨災事件最敏感的問題,懷疑因此觸怒當局。
報社招牌被拆走
《經濟觀察報》北京辦公室昨仍有人上班,消息人士透露,該報上周六發行、出版日期8月6日的最新一期,由報社全面回收銷毁,北京報攤已找不到該報,有網友亦稱買不到。報社門口的招牌被拆走,據稱,當局原打算以封條封門,最終沒有執行。報社高層仍與官方協調,相信不至於關門停刊,但可能降格為「駐京記者站」,即只有「記者站」而沒有「總社」的怪現象,對有關的採編人員、部組的最後處分仍未有定論。在互聯網上,該期的電子版被抽起第9版,其餘版面仍在。
報道指3失蹤 不見於官方名單
該期的第9版是全版〈暴雨失蹤者〉調查報道,約5000多字。報道提及3名失蹤者馬海龍、侯建和楊晗。7月21日下午5時許,3人在房山拒馬河邊開閘放水時,因為水位突然升高被冲走。3人的名字不在官方公布的死亡名單,其中馬海龍、侯建的遺體仍未找到,楊晗的遺體後來在河北省淶水縣找到,但未列入死亡名單。
消息人士說,「失蹤者」已成為雨災事件最敏感詞語,現時所有死亡及失蹤者名單,都由北京市公安局治安管理總隊核實、統計及發布,懷疑《經濟觀察報》因此犯禁。目前官方公布的死難者79人,可查核身分者69人,10具屍體身分未明。
查處理由:非法出版物
北京文化局「掃黃打非辦」上周六發出處分,查處的理由是該報「異地辦報」,指報紙是「非法出版物」,報社被要求「自行回收」報攤上的該期全部報紙。《經濟觀察報》註冊地在山東省,由山東省新聞出版局和山東省委宣傳部主辦,但主要辦公地點在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有分站。
2010年,《經濟觀察報》因聯合13家傳媒發表要求戶籍改革的「共同社論」而受批評。今次該報因被指「異地辦報」遭查,在微博引起媒體同行熱議,認為生存空間受威脅,紛紛聲援。
「異地辦報」常見 被指忽然執法
「異地辦報」是內地報業走法律罅的經營方式,辦報需向新聞出版總署申請刊號、申報地址,由於刊號非常有限,就會出現在一地申請刊號、在另一地辦公及發行。《經濟觀察報》2001年創刊以來一直都在北京辦公,外界認為,此次「忽然執法」,「異地辦報」只是藉口,真正目的是打壓言論。
http://hk.news.yahoo.com/查京雨災失蹤者-經濟觀察報-遭回收處分-212649959.html
嚴厲譴責處理報社的決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