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銅鑄神特傳可治病 市民有機會觸摸 嗇色園道教70珍貴文物展 [打印本頁]




全港首個國家級道教經壇文物展將於本周六起在黃大仙祠內舉行,市民可免費入場,欣賞70件精選自道教全真祖庭北京白雲觀的珍貴文物。當中包括國家一級文物《太和山瑞圖》及《元始天尊說梓潼帝君應驗經、本願經》;清代康熙年間鑄製的「銅鑄神特」,「神特」集騾身、驢面、馬耳、牛蹄於一身,更相傳有治病功效,可說是「按頭治頭、按腳治腳」。記者林嘉寶報道
  
嗇色園主辦的「尊道重禮—道教經壇文物展」將於本周六起至11月4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於黃大仙祠鳳鳴樓禮堂內舉行,「尊道重禮—道教經壇文物展」獲國家宗教局、香港民政事務局及中國道教協會支持,於道教全真祖庭北京白雲觀內,精選價值數億元的道教珍品,是全港首個國家級道教經壇文物展。
  
展品包括明清時期保存至今的神像、法服、法物、經壇威儀、供器、經書和經版等,更有首次於本港展出的國家一級文物《太和山瑞圖》及《元始天尊說梓潼帝君應驗經、本願經》;首次由內地借出境外的漢白玉老子像、宏偉精緻的玉皇大帝木雕漆金像和銅鑄鍍金香爐等。
  
國家一級文物太和山瑞圖

全長1022厘米的《太和山瑞圖》繪畫技法精細,並由寶石顏料繪製而成,至今色彩仍十分鮮艷。該圖對研究武當山道教宮觀建制,有重要參考價值。《太和山瑞圖》曾於2000年赴英國芝加哥、舊金山兩地展出,並於展出前由故宮博物院科研處修復廠揭裱修補。
  
「道教經壇文物展」籌委會主席柯順偉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在眾多展品中,最特別的可說是「唯一有機會讓市民觸摸」的銅鑄神特,「神特」又稱銅騾,據其馬鞍上的銘文可知為清代康熙年間,即1662至1722的銅鑄品。「神特」具騾身、驢面、馬耳、牛蹄於一身;相傳有治病功效,人若有病,摸其相應的部位即可病愈。柯順偉更笑言:「『神特』可以說是按頭治頭、按腳治腳」。
  
「神特」摸頭治頭摸腳治腳

另外,園方將舉辦8場以探討道教文化、文物保育及文物鑑賞為題的講座,每場名額250位,先到先得,額滿即止。嗇色園主席馬澤華在同一場合表示,舉辦活動是除了希望弘揚道教文化外,更希望與民同樂、分享香港回歸15周年的喜悅。他續指,現時每日約有1萬名善信入場,保守估計,整個為期約90日的文物展,約可吸引10萬名市民入場參觀。

http://www.singpao.com/gw/xwa/201209/t20120921_388784.html

有時間要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