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影響各執一詞 罷工者佔26.5% [打印本頁]


1.jpg


【明報專訊】碼頭工潮今日踏入第20日,勞資雙方對碼頭實質運作的影響各執一詞。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公司(HIT)過去數天一直發新聞稿,指貨櫃處理量已回復86%,高峰期更超過九成,被工會質疑「講大話」。據本報向兩個工會取得的數據顯示,涉及3個罷工工種的人數共約1620人,而現參與罷工者約430人,罷工人數佔約26.5%,按此可較客觀地粗略估計工潮對碼頭的影響。


高寶逾九成吊機手參與

在勞資談判中,外判商「永豐」的態度一直較積極,若留意罷工人數,亦不難看到原因,因該公司主要聘用橋邊管理員,罷工人數達250名,佔該公司人手62.5%;另一參與勞資談判的「高寶」在工潮中最受影響,聘用的全為「吊機員」,93.8%的員工參與罷工(見圖)。

從HIT數字可見,工潮以來共有90艘貨輪轉往其他地方的碼頭停泊。HIT稱直屬碼頭員工有1500人,當中1200人屬前線,但當中除罷工3個工種的工人外,亦包括其他如保安及工程人員,但暫未能提供詳細分項。據勞聯的國際貨櫃碼頭職工總會指出,不少會員為HIT直屬員工,而涉及罷工3個工種的直屬員工共約500人,各人沒有停工,暫只屬按章工作。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30416/-2-2944321/1.html

小心HIT增加外判商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