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反壟斷最大罰單 12家日企罰12億 [打印本頁]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中國反壟斷執法部門開出最大罰單!日本十二家汽車零部件生產商因壟斷產品價格,被國家發改委罰款十二億三千五百萬元(人民幣,下同),官方稱這是中國對汽車及配件的反壟斷調查取得階段性成果。率先主動「自首」的日立、不二越因轉做「污點證人」,向反壟斷調查提供重要證據,獲發改委免除處罰,逃過一劫。

國家發改委昨日公布,針對日本汽車及配件企業的反壟斷調查始於今年四月,分為「汽車零部件價格壟斷案」和「軸承價格壟斷案」。其中,三菱電機等八家日本汽車零部件企業,被依法罰款逾八億元;日本精工等四家軸承企業則罰款四億元,兩案罰款合計十二億三萬五百萬元。

經查實,從二○○○年一月至二○一○年二月,日立、三菱電機等八家汽車零部件企業,頻繁在日本進行雙邊或多邊會談、協商產品價格,以最有利的報價取得定單。經價格協商的零部件中,有十三種被供貨到中國市場,用於本田、豐田、日產、鈴木、福特等品牌的二十多種車型。截至去年底,這些定單仍未被叫停。

對於「軸承價格壟斷案」,發改委公布,二○○○年至二○一一年六月,不二越、精工等四家軸承生產企業,分別在日本、上海組織召開「研究會」,討論亞洲地區及中國市場的軸承漲價時間、幅度。四家企業在中國境內銷售軸承時,互相交換加價信息,對軸承進行加價。

發改委指出,十二家日企的行為涉及到橫向價格壟斷協議,已違反中國「反壟斷法」規定,不正當地影響了中國汽車零部件及整車、軸承的價格,損害下游製造商和消費者利益。因兩宗案件的當事人多次操縱和壟斷價格,違法行為持續超過十年,「情節嚴重」,所以決定從重處罰。

據了解,三菱電機、日本精工等十家日企,分別被處以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四至百分之八的罰款,處罰標準系歷來最嚴。不過,率先主動提交「自首報告書」的日立和不二越,因向中方反壟斷調查提供重要證據,獲得免除處罰,逃過一劫。

發改委開出「天價」罰單,數額創中國反壟斷執法史新高,新華社指出,這意味着中國對汽車及配件的反壟斷取得階段性成果。

同時,各地執法部門對汽車經銷商反壟斷調查也在推進,佳士拿、奧迪已查明存在壟斷行為,近期將受到相應處罰。

星島日報



日立「自首」 聯盟現突破口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發改委壟斷局官員透露,關於日商壟斷案,最困難之處是很多違法事實在國外發生,無法實地調查取證,本次案件關鍵就在於「污點證人」。日立和不二越率先提供證據,令看似銅牆鐵壁的壟斷聯盟終於出現突破口。

今年四月,日立在梳理自身業務,判斷涉嫌違法的情況下,到國家發改委做了主動報告,把他們就汽車廠商發的詢價函,和競爭對手之間協商的方式、時間和地點進行了匯報,並提供證據。自此,日本汽車配件製造商壟斷的黑幕被一點點揭開。

上述官員解釋,發改委反壟斷局近年來頻頻出手,執法的常態化趨勢對日企帶來力。

由於反壟斷的罰款均屬「天價」級別,發改委使用「寬大政策」下,有企業願意主動提供證據,換取免除處罰。

突破口打開後,執法人員擬定了調查清單,向其他涉案企業逐一發出調查通知書。「有的企業在我們發函前就已經來自首,有的雖然沒主動來,但在正式調查中,面對我們已經掌握的證據,他們大部分都還是如實提供了資料。」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