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美加州驚現「螢光藍」內臟野豬 專家:或已擴散至其他物種 [打印本頁]
美國加州正爆發一場令人毛骨悚然的生態危機!蒙特雷縣發現大批野豬內臟呈現詭異的「螢光藍色」,經加州漁獵局(CDFW)調查證實,這些野豬因誤食含強效滅鼠藥的農藥,導致體內組織發生駭人變色。更嚴重的是,這種污染可能正透過食物鏈擴散,專家警告或會危及整個生態系統。
「螢光藍」野豬震驚生物界
《紐約郵報》報道,野生動物控制公司「Urban Trapping」負責人丹·伯頓表示,今年3月他在處理野豬屍體時,發現其內臟呈現「如藍莓般鮮豔、霓虹燈般刺眼的藍色」。「這絕不是自然現象,當我剖開第五頭野豬都看到相同情況時,就知道事情大條了。」
加州漁獵局實驗室檢測發現,這些野豬體內含有高劑量的「敵鼠」(Diphacinone)—— 一種廣泛用於農業區的抗凝血滅鼠劑。該毒藥會阻礙維生素K代謝,導致中毒者內出血死亡。令人震驚的是,染毒野豬的藍變現象會因攝入時間不同而異,有些外表無異但內臟已嚴重變色。
調查顯示,這些混種野豬(家豬與歐洲野豬雜交後代)可能透過三種途徑中毒:
1.直接啃食農民用於滅鼠的染色毒餌
2.捕食已中毒的鼠類、兔子等小型動物
3.飲用被農藥徑流污染的水源
「最可怕的是污染已形成『毒理學瀑布』。」加州漁獵局毒理學家瑪麗亞解釋,暴雨沖刷會將農藥帶入水域,先毒死魚類,再透過食物鏈向上累積。2018年內布拉斯加大學研究就發現,加州農業區周邊83%的黑熊組織樣本檢出滅鼠藥殘留。
「這就像慢動作播放的生態大屠殺。」野生動物病理學家羅伯特·詹金斯警告,抗凝血劑的「二次中毒」效應特別危險,「一隻老鼠吃下毒餌後,可能被5種不同掠食者分食,造成幾何級數的擴散。」
雖然目前尚未傳出人類中毒案例,但毒物學家提醒,長期接觸可能導致肝功能異常。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最新研究更發現,敵鼠會破壞動物腸道菌群,可能誘發耐藥性細菌。
這並非加州首次發現「藍色內臟野豬」。2015年,圖庫平台Imugur用戶「GlendilTEK」上傳一系列「怪奇野豬」(The Weird Pig)照片,相中野豬的內臟都都呈藍色。事後確認,這些豬是死於滅鼠藥。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