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中國總理首度會見上訪群眾 [打印本頁]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前日到國家信訪局,與到北京上訪的群眾面對面交流,並就將在三月發表的政府工作報告聽上訪群眾意見。這是中國總理首次和到北京的上訪群眾面對面交流。

「中國政府網」表示,溫家寶於前日下午到國家信訪局,他在接待大廳一度被上訪者「驚喜地圍了過來」,溫家寶「同大家一一握手,仔細詢問從哪裏來、反映甚麼問題等,叮囑大家不要着急,只要訴求合理,問題一定會得到解決。」後來他在接談室詳細了解一名來自河南訪民的上訪緣由,再到會議室和八名「訪民代表」見面。

據有關報道,這八名訪民分別來自天津、吉林、山東、內蒙、湖北、河北、山西及江蘇,上訪的問題涉及地方政府拖欠農民工工程款、拆遷補償、農村土地徵用、工傷殘疾待遇、耕地被佔用及養老保險等等。溫家寶要上訪者不要拘束,「把情況實事求是地講出來」。

報道稱,溫家寶對每名訪民提到的問題都談了自己的意見。他說,「今天我不只是了解個案,更重要的是了解政府工作、制度和政策等方面還存在哪些問題。」

他強調,「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們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我們應該利用手中的權力為人民謀利益,負責地解決人民群眾的困難和問題。」溫家寶說,各類行政程序都要向社會公開,所有行政行為都要接受社會監督,確保一切行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94/1/1/1995997/1.html

支持溫總:kiss:





中國評論﹕高調見訪民 再掀政改旋風?�文﹕孫嘉業
2011-01-26

【明報專訊】早前因鼓吹政治體制改革而遭官方媒體暗批的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沉寂後,最近再有新動作。如果說,去年下半年溫家寶對「政改」還停留在口頭呼籲的話,他最近的動作,則已是將政治改革的理念付諸行動了。他前日到北京永定門西街的國家信訪局接待室,會見上訪民眾,就有高度政治意涵。

中共建政後首名總理見訪民

首先,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首次有總理與上訪者面對面交流。其次,在中共的語境中,上訪者、特別是所謂「越級上訪」(由村中未經縣市省級上訪,直接上京)和「重複上訪」(屢遭遣返百折不撓)的訪民,形象基本是負面的,因此,才有截訪和遣返之舉。再次,身為總理的溫家寶對這些「負面」人士,強調「要拓寬人民群眾向政府提出意見和建議的渠道,創造條件讓人民群眾批評和監督政府」,並說「只有善於傾聽群眾的呼聲,勇於面對群眾的批評,政府工作才能更加符合人民的意願。」這番話無異於對內地截訪的政策的最嚴厲批評。

溫家寶早前視察河南時亦說過﹕「只有多聽批評性意見,才能不斷進步,把涉及群眾利益的事情辦好。」

值得注意的是,溫家寶在會見訪民時特別指出,「我們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們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與曾經鼓吹「民主是個好東西」的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近日所說「人民就有權收回委託給執政者的權力」一言相對照,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俞可平﹕人民有權收回授權

去年,溫家寶在多個不同場合鼓吹政改,激起內地輿論一片漪漣,但後來《人民日報》一篇署名「鄭青原」(寓意正本清源)的文章,提出政改要符合正確方向,被指代表最高層意見,一錘定音。自此,政改議論銷聲匿迹,今番溫總會見訪民與鼓勵批評之舉,是否在3月「兩會」上,再掀政改旋風,值得留意。

孫嘉業
http://news.sina.com.hk/cgi-bin/nw/show.cgi/94/1/1/1995911/1.html

本來上訪是不會出現的,因為地方政府的行政失當,才有了上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