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跨境報私校遷港 免校網無得揀 [打印本頁]


小一自行收生階段昨早9時起接受申請,有「雙非」家長凌晨5時到達上水惠州公立學校外等候,取得頭籌,9時前首輪派籌派出35張。有準跨境童家長稱,為讓子女在北區或元朗讀書,除選擇報私立小學作後備,更打算在香港置業居住或與親戚同住,使子女有香港地址報同區小學,家長則寧願跨境工作亦要讓子女就近讀書。

教育局明年9月實施新跨境校網機制,跨境家長若無法在自行收生階段入讀心儀小學,在統一派位會被編入新的「跨境校網」,網內學額來自新界各區小學,不再全數由北區小學供應,令跨境童入讀北區學校機會大減。

學童若要避免被編入「跨境校網」,須有香港固定地址。單非父親房先生昨為一對孖女來港交小一申請表時說,已提前報名元朗私校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作「水泡」,適逢元朗有新盤開售,若女兒入讀該校,他將在元朗買樓,舉家遷港。

深圳雙非家長吳先生則提前一年以月租7000元租上水單位,再以該地址為次女報讀小學,入學後,太太會來港照顧次女,他留在深圳工作及照顧長女。


上水戶助姨甥申請 教局:會抽查

除租樓及自置物業,跨境童也可搬北區與親戚同住。上水居民黃先生昨為胞姊女兒遞申請表,他說自己處於「灰色地帶」,因胞姊一家住深圳,兒童日後上學須跨境,但報名則用他上水的住址,他亦成為其監護人。對於家長「踩界」行為,教育局表示,會派員從學校及家長兩方面抽查及家訪,同時鼓勵市民舉報,一旦證實虛報地址,小一申請將會作廢,獲派的學位亦會被取消。

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