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萬億債轉股蠢動 首批傳國企為主 [打印本頁]


【星島日報報道】內銀債轉股出台在即,消息指,首批債轉股規模達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預計在3年甚至更短時間內完成。首批參與的企業將以國企為主,「殭屍企業」不得參與。分析指,內銀股明天或借勢回吐,債轉股長遠將影響內銀資金回籠及營運模式。

所謂債轉股,即准許銀行把企業的不良貸款變為股份,銀行和企業間由債權債務關係,轉變為持股關係。

《財新周刊》引述國家開發銀行高層稱,首批債轉股規模為1萬億元,預計在3年甚至更短時間內,化解約1萬億元規模的銀行潛在不良資產。

首批參與債轉股的對象,將是有潛在價值但暫時出現困難的國企,這類企業在銀行帳面上多反映為關注類貸款甚至正常類貸款,而非不良貸款。至於「殭屍企業」則不得參與。

外電3月10日首次引述消息透露,人行將允許內銀以債轉股方式處理不良資產,其後,中央及中國一眾銀行高層一致公開力撐債轉股。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博鰲亞洲論壇表示,會探索以市場化方式推動債轉股,降低企業槓桿。工行(1398)、農行(1288)及建行(939)等亦表明,會積極跟進新方案,認為債轉股能有效處理不良資產;招行(3968)更已經專門成立領導小組研究方案。

按現行規定,債轉股通過中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進行,商業銀行不能投資非銀行企業,不能直接持有企業的股票。

事實上,內銀債轉股已悄然展開。前稱熔盛重工的中國最大民營造船廠華榮能源(1101),上月宣布向債權人發行股份,以抵銷171億元債務。有中國傳媒指,華榮能源最大債權人中國銀行(3988)將成為其大股東,持股約14%。

雖然債轉股能有效抑制銀行不良資產率上升,但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表示,債轉股只是自欺欺人,雖然壞帳率表面是下降,但銀行將面對「有借無回」的情況,沒有資金回籠下,難以作其他投資獲利,從而影響營運。

另外,溫傑指方案亦意味內銀改革開倒車,四大內銀由商業銀行重回政策性銀行,在股東角度而言不值得再投資。雖然他相信3月初消息首次傳出時市場已經消化,惟內銀早前因業績股價上升,不排除明天會借勢回吐。

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