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033|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RIM編年史:從起源到BlackBerry Z10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1萬

主題

44

好友

1萬

積分

公民

律   師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1-31 00:25:3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1.jpg


騰訊數碼訊(蘇揚)如今,人們在談及RIM的現狀時,會不由自主的將BlackBerry 10聯想成這家加拿大公司奮力一搏的最後征兆。不成功,便成仁,非死即生的這種抉擇縈繞在RIM周圍。雖然形象貼切,但BlackBerry 10僅僅只是一家經常性面對生存挑戰的企業所作出的一系列適應性過渡政策中的一例。從這個角度來說,貨幣升值的危機和機遇對RIM而言即尋常也至關重要。唯一不確定的是2013年的戰略部署調整能否和過去30年歷史中RIM所經歷的變革一樣坦然。

RIM誕生頭20個年,表現出了一個初創公司精力旺盛並且富於挑戰的特征,並且在市場份額的控制活動中表現的尤為穩重,試圖以低成本來維持商業模式的正常運轉。更重要的是,無論這樣嘗試的結果如何,RIM在當時擁有一個簡單、壓倒一切的無線數據大眾化普及的決心。這也為加拿大人在探索即時移動通訊活動中將蘋果、微軟等企業甩在身後提供了一臂之力。創始人邁克·拉扎里迪斯和前任首席執行官吉姆·貝爾斯利都敏銳的嗅到了穿插在雙向通話、移動郵件之間的空白市場的潛在商機,並且嘗試轉換戰略來填補這一領域的空白。

2.jpg


RIM在自身的智能手機哲學兌現上耗時過多,而對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關注太少。

如今的RIM多少和10年前的姿態保持著不同程度的一致,但是步速明顯慢了下來。過去的10年,RIM一直在圍繞鞏固黑莓傳統的商業模式,並向用戶推出大量以Message服務為核心的黑莓智能手機。2003年早期,RIM憑借這一戰略占據了大量的市場份額,並積攢了良好的口碑,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公司的戰略卻越來越保守。甚至如果沒有iPhone在觸摸屏時代的稱雄,RIM可能就不會推出BlackBerry Storm手機。RIM在自身智能手機哲學的兌現上耗時過多,但對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關注太少。即便是在公司市場份額的優勢不再明顯,並且著手開始研發BlackBerry 10操作系統的情況下依舊如此。邁克·拉扎里迪斯、吉姆·貝爾斯利以及一系列高管的離職也被外界認為是RIM在嘗試清掃未來變革中可能遇到的阻力。

BlackBerry 10的發布並不僅僅是一次軟件設計的變更,也可以用來衡量處於風雨飄搖中的RIM能否再次變得靈活多變。雖然這與RIM早期階段的狀態並不太一致,但是當前RIM不得不孤注一擲的現狀似曾相識。區別在於,這一次RIM並不是進入一個從未接觸過的無線數據市場,而是時下熱門的移動操作平台生態和觸控手持設備市場。盡管RIM的底子要比Palm優秀,但是留給加拿大人發起二次進攻的空間同樣不太樂觀。

以下是RIM從1984年開始的發展時間線,以及加拿大人是如何找到發展的機遇,又是如何讓機遇從手中溜走,最後又該如何憑借新的操作系統實現逆襲的故事。


1984 - 1994

3.jpg


邁克·拉扎里迪斯和道格·弗萊金於1984年3月7日正式創立RIM公司,致力於將一套名為Budgie的電視機無線串流系統商業化。在當時RIM拿到了足夠的訂單,以至於公司可以抽出人力和物力來發展輔助項目,這其中就包括一款電影條形碼閱讀器。但真正讓黑莓通過輔助項目大獲成功的則是最早無線數據網絡之一的Mobitex。越來越多的軟件訂單讓RIM正式於1993年推出了黑莓企業服務(BlackBerry Enterprise Sever)的前身RIMGate,而無線終端產品也於1994年開始銷售。

在這一階段,吉姆·貝爾斯利入主RIM,並且頗具戲劇性意味。吉姆·貝爾斯利當時在一次對RIM的收購案中與邁克·拉扎里迪斯相遇,最終卻被後者收至麾下,成為了RIM的財務副總裁。當時,很少有公司像RIM一樣對移動數據業務如癡如醉,但是Mobitex的創建者愛立信除外,尤其是在IBM的鼎力支持下,1994年智能手機樣式的Simon 個人通訊終端問世。


1995 - 2001

4.jpg RIM在接觸Mobitex的開發代碼之後,如同著魔一樣迅速的啟動硬件制造項目,於1995年開始嘗試按照PC機內存卡國際聯合會的調制解調器標準,於次年推出首款無線通訊設備RIM 900 Inter@ctive Pager。1998年,RIM再度推出了一款名為RIM 950的設備,大獲成功。而2004年推出的首款BlackBerry黑莓設備RIM 957從今天看來,不僅名稱不是那麼的優雅,也只提供單純的數據服務,並未對BlackBerry的定名起到任何決定性的作用,相反1999年推出的BlackBerry 郵件服務卻借助RIM957這款設備進入到移動領域,3年後BlackBerry智能手機才正式問世。但是在這一階段,眾多智能手機樣式的設備和技術卻對今後的移動手持設備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雖然很少會有人覺得這類設備打開了廣闊的市場,即便是PDA設備仍然處於發展的原始階段,或者完全的處於獨立狀態,比如1996年的諾基亞9000系列、2000年愛立信基於塞班的R380以及運行Palm OS的Kyocera 6035。在那個年代,Palm進入了顛峰時期,很多人一度對一手持手機,另一手持PDA的狀態尤為滿意。


2002 - 2005

5.jpg


正經的計算,2002年3月份後才算進入了BlackBerry時代,那一年RIM正式推出了BlackBerry 5810。在當時這款設備兼容全球移動通訊系統(GSM)和通用分組無線服務技術(GPRS),但電話服務並非主打功能,使用者必須帶上耳機之後才能使用。直到6710開始內置音頻模塊該問題才得以好轉。而從2003年的7200和7700系列開始,BlackBerry正式進入到彩屏時代,以至於很多人還曾戲稱“黑莓不黑”(BlackBerry no more Black)。然而在彩屏設備上具備突破性進展的還應當屬於同年推出的6200系列和次年推出的7100系列,這一系列的設備才是真正面向消費電子領域那些對黑莓報以期待的用戶。2005年,8700系列開始取代7100,成為兼具美學和實用功能的高端設備。可能對很多朋友來說,這也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現代BlackBerry手機:拋光設計、電話功能和全鍵盤等眾多特性匯集一身。這並不是說RIM就可以吃老本,尤其是那個時候開始諾基亞、Palm以及其他廠商紮堆投身智能手機市場。同一階段,微軟也推出了Pocket PC和Windows Mobile操作系統,為一些代工企業向一線廠商轉變提供了重大的機遇,比如HTC。


2006 - 2007
6.jpg RIM 30年生涯的最後10年的中期階段,公司開始接近創新的巔峰,並且逐步顯現出業績增長疲軟之勢。2006年推出的一款針對普通大眾用戶的BlackBerry Pearl手機同時配備攝像頭、媒體播放鍵等配置,設計激進前衛。

2007年BlackBerry Curve更是囊括了Pearl的特性,並在此基礎上加入了QWERTY全鍵盤,成為引爆未來幾年黑莓手機銷量的核心因素。

然而在這一年,蘋果空前推出了一款搭載全觸控屏幕的iPhone手機,徹底顛覆了消費者對移動手持設備的偏好。RIM方面,即便是到了2010年,對iPhone的反應也只不過是淡化其威脅,堅稱消費者需要全鍵盤設備。

不過在當時很難想象這種態度的危險性,畢竟大多數廠商在當時都對全觸控智能手機嗤之以鼻,比如當時鮑爾默就認為iPhone售價偏高而無法走紅。好在RIM在最需要睜開眼睛看清現實的時候睜開了蒙蔽的雙眼,決心推出兼容全觸控的BlackBerry 10操作系統和設備。


2008 - 2009

7.jpg


盡管對RIM對物理鍵盤偏愛有加,在現實面前也不得不調整策略進行兩手抓。傳統業務方面繼續於2008年5月份推出Bold 9000系列。另一方面,也於同年推出了觸控兼容的BlackBerry Storm手機。次年,RIM更是推出BlackBerry App World,反擊當時還叫做Android市場的Google Play和蘋果App Store。Gartner的數據顯示,同年第三季度,BlackBerry操作系統市場份額接近峰值,達20.8%,但是旺盛的玫瑰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褪色,凋零。

蘋果在推出iPhone 3GS之後,一舉將自命清高的RIM從馬上掀翻。盡管RIM很快也推出了應變之作Verizon定制版Storm 2,但這個時候運營商開始將重心偏向Android爭議,並且給予摩托羅拉Droid系列大力推廣支持。而這個時候,RIM放松警惕且未再做激烈的爭紮,很有可能是因為當時的諾基亞N97以及Palm Pre同樣也找不到救命稻草。


2010

8.jpg


直到2010年,RIM才真正意識到了BlackBerry不再僅僅是需要小修小補的改進,而需要大幅度的變革。2010年4月,RIM收購QNX,獲取了移動設備和汽車無線連接技術,並且將這些技術運用到了BlackBerry 平板操作系統和BlackBerry 10操作系統之上。同時於12月份收購瑞典軟件開發商The Astonishing Tribe,打造全新的用戶界面。

從時間上來看,RIM並不像是一家老態龍鐘的企業,僅僅在收購QNX後5個月的9月份,就展示了RIM史上第一款平板電腦BlackBerry PlayBook原型機,動作之迅速依然令人生畏。但是消費者對RIM明顯沒有太多的耐心,由於過慢的商業化導致市場份額被蘋果快速超越,大量的黑莓企業用戶開始轉向iOS和Android生態。同批次的老牌競爭對手在這一階段的日子也不太好過,Palm由於在Sprint身上押錯寶,錯失與Verizon聯姻的良機,最終被惠普收購。這一年毫無疑問是Android的黃金時代,據Gartner當時的統計數據顯示,Android的市場份額一躍從2009年的3.9%升至2010年的22.7%,緊隨飄搖欲墜的塞班之後。


2011

2011年對RIM而言可以形容詞消費者最不買賬的一年。4月份PlayBook上市,慘淡的銷量使得公司上下面臨半價拋售股票的窘境,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被認為是黑莓主打的BBM業務未能出現在PlayBook之上。BlackBerry 7設備如Bold 9900系列可以看成是黑莓這款年邁的操作系統的救命稻草,但最終由於趕不上潮流而命懸一線。

2011年,RIM推出售價高達10000元人民幣的保時捷定制版BlackBerry P9981,但卻仍然無力回天,而在BBX商標的爭奪中未能讓公眾對BlackBerry乃至RIM予以同情。在這個時候,由於糟糕的營收業績和無限期的延遲,企業內部的管理開始成為RIM面臨最顯著的問題,這相比尋找出路更加亟待解決。慶幸的是RIM沒有像Palm面臨被收購而導致最終卻不被重視的命運,但是現狀卻依然遠遠落後於同樣是處於重建中,並且依靠Windows Phone平台逐漸起勢的諾基亞。蘋果和谷歌目前緊緊的占據了消費者對諾基亞和RIM這些一度固步自封的廠商不滿的優勢。Gartner以及一些其他統計分析機構的數據顯示,Android目前已經憑借龐大的用戶群成為移動生態絕對的霸主,而蘋果則暫列第二。


2012

9.jpg


2012年對RIM來說至關重要,這一年邁克·拉紮裏迪斯、吉姆·貝爾斯利以及一系列高管所代表的保守派失勢,托爾斯滕·海因斯開始執掌RIM,並且耗費近一年的時間對內部進行改革,並且集中優勢精力主攻BlackBerry 10操作系統和設備。在海因斯的率領下,RIM提速明顯,但是多年來的虧損以及BlackBerry 10的一度延遲,局勢對RIM而言,即存在希望,也留有壓力。


2013

10.jpg


RIM的2013年和過去的2012年境遇比較類似,現在加拿大人正在和時間賽跑,試圖搶在整個市場份額完全被谷歌和蘋果吞並之前,打造一款具有競爭力的生態系統:BlackBerry 10,而這同樣還有一個前提——搶在現金燒完之前完成。

騰訊數碼 / Engadget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6-3 11:43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