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4789|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專家籲20公里撤出民眾服碘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1萬

主題

44

好友

1萬

積分

公民

律   師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1-3-20 13:35:5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帖最後由 孤寂如雲 於 2011-3-20 13:36 編輯

【明報專訊】本港核子專家指出,核輻射主要透過輻射塵在空氣「散播」,但會隨距離稀釋,亦會被外牆阻隔,身處較遠地區或室內的人感染風險較低,落在衣物上也不會受感染。

核子專家兼理大講座教授胡仲豪解釋,輻射塵好比地盤施工泛起的塵埃,且較一般微塵大,「像市民樓下有地盤施工,只要關上窗,塵粒便會『貼』在玻璃和大廈外牆,不能入屋,只有細小的微塵會隨空氣飄入」。他指出,下雨時輻射塵會隨雨落在地面,或落在途人頭上,故在室內較安全。即使輻射塵停留在人體皮膚或衣物上,亦未必有影響,「只要沖走和洗滌衣物就可,反而要勤洗手,以免把塵粒吃進肚子」。

勤洗手可避免吃進輻射塵

另外,聯合國核監督機構昨指出,日本當局較早時建議,出事核電站附近地區的民眾應服用碘片。穩定性碘可被製成藥丸或藥水,有助在核輻射泄漏事故中防止甲狀腺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亦稱,在3月16日「日本的核安全委員會建議地方當局,指示在核電站20公里區域內撤離人士服用穩定性(非放射性)的碘」。他們建議,成人服用一個劑量的藥丸、孩子服用藥水,劑量數目視乎年齡,40歲以上人士毋須服用。

IAEA說﹕「福島第一發電站和周邊地區的輻射水平,自反應堆損壞以來一直上升。不過東京和30公里以外的區域,輻射水平對人體健康沒有危險,仍不需要任何保護措施。」

路透社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10319/4/nbzo.html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6-2 12:59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