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28|回覆: 1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法例有漏洞 警打貴利遇阻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4-7 22:07:2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9.jpg

中介掠水難證串謀  去年拘70僅控10人

【明報專訊】本報獲悉,由於《放債人條例》有漏洞,令中介人向債仔收取大額「手續費、擔保費」的行徑近乎「無王管」,警方打擊高利貸活動遇障礙。去年警方3次大型行動中拘捕的其中60名高利貸疑犯,包括懷疑黑幫分子等,因要等律政司或法律意見遲遲未能提出檢控,只得容許疑犯長期保釋。有警官更透露,連一些已調查多年的億元高利貸大案也陷膠着,未敢貿然拘人。有法律學者促當局盡快立法為中介人可收的貸款手續費設限,以堵塞漏洞及加強打擊高利貸。


據《放債人條例》,持牌放債人如財務公司放貸時,向借款人(債仔)收取的年利率不得高於60%,而放債人或其代理人又或其共謀者,若為促致貸款而向債仔收取酬金或報酬即屬違法。但消息人士稱法例有漏洞,因法例不能監管與放債人無關連(非共謀)的中介人向債仔收取的手續費水平,故近年愈來愈多不法分子藉此漏洞放高利貸,方法是先找人假扮獨立中介人,利用廣告或街頭易拉架吸引債仔借錢,然後中介人即把債仔轉介給放債人。


雖然放債人收取息率不得高於60%法定上限,但債仔收到5000至1萬元的小額貸款後,卻必須即時把其中多達五成至八成交給中介人,以支付無上限的手續費、行政費、擔保費等,故實際貸款利率可逾400%(見圖)。若警方拉人,中介人可狡辯與放債人無關連,令警方檢控困難,高利貸亦愈見猖獗。


等終院案例 大案暫緩拉人

以去年2月、11月及12月警方3次大型反高利貸行動為例,警方共拘70人,當中包括中介人,但警方發言人證實,迄今僅落案檢控其中10人,其中2人罪成,至於餘下多達60名疑犯(據悉部分有黑幫背景)一直獲准保釋候查,警方解釋因為要等法律意見或諮詢律政司意見。有警官稱,令問題更複雜的是前年其中一名被判罪成的中介人兩度上訴,理由正是他否認自己與放債人共謀,認為裁判官定罪不恰當,上訴排期至今年8月在終審法院審訊。消息稱,警方為等候最終裁決,連一些調查多年的億元高利貸大案也暫緩拘捕行動。


學者倡立法設中介費上限

港大法律學院助理教授張達明關注事件,他認為當局毋須等候終院裁決,而應盡快立例,限制獨立中介人可向債仔收取的手續費或行政費上限,才能有效堵塞法例漏洞,免影響警方打擊高利貸。警方回應時強調,過去曾成功以《放債人條例》起訴不法中介人及把他們定罪,律政司則指不察覺高利貸案件有積壓情况,並指如有足夠證據證明中介人和放債人有關連,當局會作檢控。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30407/-2-2936518/1.html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2#
發表於 2013-4-7 22:09:20 |只看該作者
中介多有金主撐腰 出錢聘大狀助脫罪

【明報專訊】有前線警官形容,現時高利貸中介人為求獲利,無所不用其極。一方面他們追債手段兇狠,以往曾有腎病病人被迫破產及由市區遷往北區,只望隱姓埋名避開大耳窿;另一方面,中介人又引入現代化宣傳手法,例如不惜工本製作大量顏色奪目的宣傳易拉架,以「易借易還」、「毋須工作證明」及虛構的低利率,引誘陷財困的小市民借錢。據悉中介人多有背景不明的幕後金主,若遭警方檢控,金主即會花錢聘用大律師,以求用盡法律灰色地帶讓中介人脫罪,使高息借貸活動得以繼續進行。

借6000實收700元

中介人多是採漸進式壓榨手段,起初多會聲稱借款兩三萬元亦只收幾百元手續費,但待債仔付了手續費及交出個人資料後,中介人即巧立名目,以行政費、擔保費等不斷向債仔壓榨更多錢,而債仔最後從放債人借到的實際金額,遠低於當初承諾。過去曾有極端例子,債仔借6000元,實收700元,其餘5300元、即近九成貸款全數被中介人取走,若債仔反抗,往往會遭恐嚇,最終被迫就範。

警方為打擊高利貸亦出盡法寶,除不時作大規模拘捕行動及滅罪宣傳外,更多次與食環署合作,以阻街為由取締中介人的易拉架宣傳品,以求在財政上打擊不法者。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30407/-2-2936517/1.html

增加刑罰對付高利貸{:announce:}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6-14 20:55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