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7|回覆: 2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兩岸新聞] 烏魯木齊民居驚現恐襲標記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7-6 14:50:0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記者隨社區書記冒死巡戶

【明報專訊】由於新疆日前發生多宗暴力恐襲事件,又逢「7‧5」事件4周年,烏魯木齊近日加強保安戒備。記者近日跟隨一名社區書記,到維吾爾族聚集社區,親身體驗安保入戶巡查。


社區幹部入戶巡查是新疆安保的常態工作,也是危險的工作。4月23日喀什巴楚縣色力布亞鎮3名社區工作人員就是在入戶走訪時,在一居民家中發現可疑人員和管制刀具,隨即被藏匿於屋內的暴徒殺害。


見微知著助揭內情保命

社區巡查主要是檢查外來人口與可疑情况,已經在社區工作14年的賽馬場一社區的書記有一些自己的經驗。他說,從檢查對象的眼神可看出是否可疑;如果當天做饢(一種新疆麵食大餅)數量明顯增加,說明可能有外來人口,需要加強檢查;如果過去常打招呼的居民變得冷淡甚至躲避,也可能有隱情。在路上遇到蒙面女性,書記也會要求她出示身分證。


當天第一家走訪的住戶不在家。當聽說這家有人去南疆和田,他馬上緊張起來,因為和田剛剛發生過騷亂事件,書記決定以後對這家人要重點留意。


對於一些特殊家庭,社區幹部需重點檢查。一名維族老太太的兒子在2009年「7‧5」事件後被判囚終身,在她家巡查後,書記也不忘讓她勸在獄中的兒子「好好改造」。


「箭靶」符號暗示攻擊目標

社區工作人員還需要有識別符號的能力。書記說,例如某一住戶家外牆上如果有「五星」符號,可能說明暴徒在標記「這是自己人」;如果符號是一個「靶子」,說明這家可能會遭攻擊。


「7‧5」事件中,賽馬場社區是「重災區」。上月28日有暴徒翻牆潛入的武警烏魯木齊市支隊駐地也在賽馬場周邊。4年來,該社區工作人員已從7人增加到43人。


由於警力不足,該社區白天基本只有社區工作人員(包括女性)穿防彈衣巡查;每到夜晚則會有數十名男性警員持槍共同巡查。在「7‧5」事件4周年之際,上級要求加強保安力度,這名社區書記說,自己已經有點「超負荷運轉」了。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30706/-162-3010435/1.html

應該增加人手同裝備.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2#
發表於 2013-7-6 14:52:27 |只看該作者
定性「恐襲」理據:造恐慌圖分裂

【明報專訊】「新疆的暴力事件與廈門巴士縱火案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將新疆暴力案件定性為恐怖主義?」這個問題在新疆維族知識界產生了一定爭議。但烏魯木齊有官方學者解讀稱,新疆這幾宗暴力案件之所以定性為恐怖主義,首先是對社會造成恐慌心理;更重要的在於政治目的明確,帶有強烈的分裂國家、奪取政權性質,所以不是普通刑事案件;第三,施襲的手段也更加殘忍。

不諳漢語學歷低思想易趨極端

該學者認為,巴楚和鄯善的暴力事件是典型的恐怖主義,與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的恐怖主義如出一轍。同時,攻擊目標又不分民族與階層,甚至包括鄉親、長輩與朋友,「只要是為世俗政權服務,就要攻擊你。」

對於新疆滋生恐怖主義的深層次原因,多名學者認為與南疆教育力度不足有關。此次恐怖分子與近期被通緝的恐怖案疑犯,學歷幾乎全為初中以下。由於教育程度不高,極易受極端思想吸引。而南疆師資條件和教學設備太差,也是學生不願上學的原因之一。

在具體的教育內容方面,學者認為要大規模推進「雙語教學」,促進民族間溝通和學生了解社情,也增加個人發展等機會。據統計,新疆的少數民族七成人不掌握漢語,在南疆這一比例甚至達到九成。

《人民日報》昨日就「7‧5」事件4周年發表評論指出,反恐愈堅決,社會愈團結。因為太想「不出事」而束手束腳、因為顧慮「局部利益」而行動遲疑,得到的只是鴕鳥式的「安全」。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30706/-162-3010434/1.html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242

主題

6

好友

242

積分

公民

3#
發表於 2013-7-7 15:43:17 |只看該作者
坚决镇压反革命暴乱
我毕业拉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6-3 05:38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