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周三(5日)公布關於調整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措施的公告,將在一年內繼續暫停實施24%的對美加徵關稅稅率,保留10%的對美加徵關稅稅率。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當日發出兩份公告,其中第10號公告內容指出,為落實中美經貿磋商達成的成果共識,根據內地多項法律法規和國際法基本原則,經國務院批准,自下周一(10日)下午1時01分起,調整《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公告》(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4號)規定的加徵關稅措施,對關稅稅率作出上述調整。至於第9號公告內容顯示,同樣自上述時間起,停止實施《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公告》(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2號)規定的加徵關稅措施。
美國今年多次對華進口貨品加徵關稅,今年3月3日以芬太尼問題為由,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進一步加徵10%關稅,累計徵收20%關稅。中方翌日發出《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公告》(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2號),對包括粟米、大豆在內的美國部分進口商品加徵10%至15%關稅。至今年4月2日,美國宣布對包括中國輸美商品徵收34%「對等關稅」。中方兩日後作為反擊,發出《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公告》(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4號),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在現行適用關稅稅率基礎上加徵34%關稅,之後雙方多次暫緩部分關稅實施。
另有消息稱,根據中美吉隆坡經貿磋商共識,中方將調整一批針對美國的非關稅措施。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周三回應時指出,根據出口管制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該部門今年3月4日和4月4日分別發布了2025年第13號和21號公告,合計將31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禁止向其出口兩用物項。為落實上述磋商共識,中方決定下周一起,對第13號公告的15家美國實體停止上述相關措施;對第21號公告的16家美國實體繼續暫停上述相關措施一年。出口經營者如需向上述實體出口兩用物項,應按相關規定向商務部提出申請,該部門將依法依規審查,符合規定的將准予許可。
此外,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今年3月4日和4月4日發布公告,將一批美國實體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採取相應措施。中方亦決定自下周一起,繼續暫停4月4日公告(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公告〔2025〕7號)相關措施一年,停止3月4日公告(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公告〔2025〕5號和6號)相關措施。國內企業可申請與上述實體交易,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將依法審核,批准符合條件的申請。
另外,英國傳媒周三引述消息披露,中國政府已發布指引,要求所有接受國家經費新建資料中心,只能使用國產人工智慧(AI)晶片。
東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