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4748|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漁業養殖] 越南金槍魚捕撈量360倍於中國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12-21 00:47:5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17593161_2012122014101677635600.jpg
南海的金槍魚資源非常豐富,但是中國捕撈的數量有限


作為中國四大漁區之一,南海漁業過去主要以捕撈業為主。面對近海荒漠化的現實,各地在積極探索設施漁業等養殖新模式。然而,南海漁業發展仍面臨著不少困難。

本報記者潘希

作為中國四大漁區之一,南海是一個巨大的漁業種質資源寶庫:擁有漁業資源兩千多種,其中高經濟價值魚類約200多種。

然而,相對於南海周邊國家,南海漁業對我國經濟的貢獻並不大。2011年,越南在南海僅金槍魚捕撈量就達11萬噸左右,創匯3億美元。而我國南海三省區的金槍魚捕撈量僅為300噸。

“在全國海域中,南海的出漁生產力最低,南海海區每平方公裏的持續魚產量只有1.35噸。”近日,以“三沙設施漁業”為主題的中國科協新觀點新學說學術沙龍在海口舉行。海南大學海洋學院教授張本直言,發展不破壞生態的設施漁業是當務之急。


近海荒漠化如何再捕魚

“南海漁業資源本來是我們的財富,但由於南海北部過度捕撈,近海生物資源嚴重衰退,50%以上的漁民只要出海就會虧損。”中國工程院院士雷霽霖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具體而言,南海漁業過去主要是以漁船為主的捕撈業,養殖業處於空白狀態。在近海,傳統的經濟性魚類隨著捕撈的加劇而逐漸消失,近海出現荒漠化現象。與此同時,漁船作業時間較短、流動性大、經濟效益低,而南海的漁業產業加工能力薄弱。

但是,捕撈漁業是海南省的傳統產業。面對近海衰退的現實,水產養殖專家林載亮認為,必須大量淘汰小噸位和設備落後的漁船,建造大型船。

“三沙漁業資源的潛在捕獲量約為500萬噸,每年的可持續捕獲量在200萬噸,而目前海南每年的捕獲量僅為8萬噸左右。如果建造500艘大型船只,年產值可達1000多億元。”林載亮認為,應轉變捕撈方式,發展壯大外海、遠洋漁業生產。

雷霽霖則認為,需要以工業化養殖理念為指導,發展設施漁業新模式,開創“海陸接力”,基地化、島鏈化、多元化南海養殖新模式。


探索南海養殖新模式

距離海南三亞1000多公裏的美濟礁隸屬南沙,是我國南海重要的漁業基地之一。林載亮在這裏搞漁業網箱養殖已經很多年了。

美濟礁全年平均水溫在25℃左右,海水鹽度保持在33度,“非常適合價格昂貴的暖水魚東星斑、老虎斑等的生長”。曾任海南省水產局副局長的林載亮認為,美濟礁的漁業養殖搞得還算不錯,主要在於很好地運用了網箱養殖技術。

“有人認為,網箱養殖會產生很多生態汙染,破壞南海的珊瑚礁。但實際上,隨著研究的深入,運用深海活動式網箱,並不會對珊瑚礁構成破壞。”林載亮表示。

不過,由於海上經常遭遇巨大風浪,且有臺風經過的危險,發展設施漁業,還需要考慮設施抗風浪問題。比如,2011年10月,海南省連續遭遇3個熱帶氣旋襲擊,深水網箱養殖深受重創,大部分網箱受損。

但隨著科技的進步,這一問題正在不斷得到解決。“目前,抗風浪網箱經過‘九五’到‘十二五’的科技攻關,技術問題和設備問題基本上解決了。現在的問題是,如何放置在礁盤或海水較深的地方,而且還需要探討其產業化模式。”張本說。


設施漁業遭遇多重困難

其實,要想改變傳統近海捕撈,面臨的困難還有不少。

成立還不到半年的三沙市,是中國目前最“年輕”的地級市,也是中國最南端的領土海域,下轄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海域面積260多萬平方千米。

“這裏的最大資源優勢是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也是海,但制約其發展的還是海。”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漁業工程研究室主任郭根喜認為,三沙市遠離海南島,這給建立設施漁業帶來了相當多的困難。

要做到工業化養殖,“生產層面涉及到淡水、種苗、補給、裝備、飼料、成本等幾個大問題。比如,三沙市的淡水來源主要依靠雨水,但收集量非常有限。要大量人工運輸淡水、飼料、裝備等,給整個漁業的持續生產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難。”郭根喜說。

相對於捕撈,雷霽霖更推崇養殖業的工業化模式。“最好能構建管理型放牧式人工或半人工漁場,或者利用海上移動式養魚工船這種模式。因為南海海域都是深遠海,要考慮船的結構、材料、箱體等,實現魚的全產業鏈管理和匹配。日本和法國早在30年前就有這種模式了。”

“在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漁業發展很容易被忽視。”雷霽霖說,目前國家對漁業的支持力度還遠沒有農業那樣大。“漁業對國家經濟貢獻並不小,而且發展南海漁業養殖,還有其特殊的戰略意義,希望可以得到國家更多的關註和支持。”


設施漁業遭遇多重困難

其實,要想改變傳統近海捕撈,面臨的困難還有不少。

成立還不到半年的三沙市,是中國目前最“年輕”的地級市,也是中國最南端的領土海域,下轄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海域面積260多萬平方千米。

“這裏的最大資源優勢是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也是海,但制約其發展的還是海。”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漁業工程研究室主任郭根喜認為,三沙市遠離海南島,這給建立設施漁業帶來了相當多的困難。

要做到工業化養殖,“生產層面涉及到淡水、種苗、補給、裝備、飼料、成本等幾個大問題。比如,三沙市的淡水來源主要依靠雨水,但收集量非常有限。要大量人工運輸淡水、飼料、裝備等,給整個漁業的持續生產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難。”郭根喜說。

相對於捕撈,雷霽霖更推崇養殖業的工業化模式。“最好能構建管理型放牧式人工或半人工漁場,或者利用海上移動式養魚工船這種模式。因為南海海域都是深遠海,要考慮船的結構、材料、箱體等,實現魚的全產業鏈管理和匹配。日本和法國早在30年前就有這種模式了。”

“在糧食安全的前提下,漁業發展很容易被忽視。”雷霽霖說,目前國家對漁業的支持力度還遠沒有農業那樣大。“漁業對國家經濟貢獻並不小,而且發展南海漁業養殖,還有其特殊的戰略意義,希望可以得到國家更多的關註和支持。”

http://military.china.com/important/11132797/20121220/17593161.html

要考慮颱風問題!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5-6 05:56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