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查看: 1217|回覆: 0

港珠澳大橋隧道沉管海底成功對接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發表於 2013-5-7 07:06:12 |顯示全部樓層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張廣珍  珠海報道)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首節沉管,經過7海里的浮運、繫泊等近86小時的工序,於昨晨11時許,與西人工島現澆築段在海平面下13米成功對接,實現海底隧道的第一次「深海之吻」。島隧項目部總工程師林鳴表示,首節沉管的成功對接,標誌著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又攻克了一關鍵技術難關,為沉管隧道的順利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採用橋隧組合方式,其中海底沉管隧道長5,664米,由33節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沉管拼接而成,沉管在海底進行的無人對接,被譽為「深海之吻」。其中首節沉管長112.5米,寬37.95米,高11.4米,吃水深度約為11.1米,總重量達到44,000噸,總排水量為47,000噸,於2日由8艘拖輪從珠海桂山島沉管預製廠,浮運至7海里外的西人工島島頭附近,與該島上的現澆築段對接。

精確度高  誤差僅數厘米
 
據悉,沉管對接簡單可分為出塢、浮運、繫泊、錨固、沉放、對接6個步驟。首節沉管於3日11時浮運至安裝位置,計劃於4日對接,但在首次進行的沉放實驗中,島隧項目部發現海底基床出現偏差。島隧工程項目副總工程師尹海卿稱,因島頭的水流複雜形成漩渦,帶來泥沙淤積,海底基床比設想的高出約5厘米至10厘米。尹海卿表示,沉管對接的精確度要求非常高,誤差需控制在2厘米至5厘米內,基床的高差偏差將影響對接精準度。為對接更精準完美,島隧項目部暫停後續作業,特讓潛水員下海清理淤泥。
 
5日下午,記者在現場看到,陽光正好,海面闊藍平靜,首節沉管已被兩艘類似「門」字造型的沉管安裝船鎖定,停留在離西人工島頭5米的位置,等待沉放對接。下午4點許,施工人員通過沉放駁上的操縱系統,往沉管內的壓載水箱注水,開始沉放沉管,整個過程需要保持管體3%的縱坡,最後再向前平移,通過吊繩使管節以均速落在碎石墊層上,直至晚上10時40分沉到海底,實現「著床」。

首外海建設  掌握安裝技術
 
午夜的港珠澳大橋西人工島施工現場依舊燈火通明,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沉管著床後,通過拉合千斤頂,使得兩個管節基本對準位置,再等到潮水最高的時候,進行水力壓接,直至6日11時10分,沉管與西人工島上的現澆築段完成緊密的對接,完成「深海之吻」。經貫通測量,沉管安裝精度滿足設計要求。
 
林鳴表示,港珠澳大橋隧道工程是內地首條於外海建設的沉管隧道,外海條件複雜多變,內地缺乏經驗。首節沉管的成功安裝,標誌著島隧項目部研發的外海沉管浮運安裝方案、設備、系統經過了驗證,同時表示島隧項目部已基本掌握外海沉管浮運安裝施工技術,這為大橋沉管隧道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管理局:按2016年通車推進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副局長余烈昨日在接受中新社訪問時說,目前每天有6,000多人圍繞大橋以及島隧工程作業,海上工程船隻達160艘,一切工作都是按2016年通車目標順利推進中。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5/07/YO1305070016.htm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3-29 21:20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