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選擇 進入手機版 | 繼續訪問電腦版

查看: 700|回覆: 2

美控「王牌對冲基金」內幕交易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發表於 2013-7-29 11:11:34 |顯示全部樓層
斥SAC「騙子磁石」 尋求沒收百億美元資產

【明報專訊】美國聯邦政府周四宣布刑事起訴華爾街對冲基金巨擘SAC Capital Advisors,指控公司高層容許甚至鼓勵員工作進行有系統的內幕交易,非法交易的規模史無前例,當局更批評SAC是「吸引市場騙子的磁石」。有消息稱,當局正尋求沒收公司全部約100億美元資產,但有「對冲基金之王」稱號的創辦人科恩則因證據不足逃過刑事檢控。


鼓勵犯禁 創辦人避過刑責

當局入禀向SAC提出4項證券詐騙及1項電訊詐騙控罪,指控公司涉嫌在1999至2010年最少11年間,多次透過獲取上市公司的內幕消息,作內幕交易,賺取數十億計美元非法收入或避免投資失利,科恩(Steven A. Cohen)及其他管理層即使獲員工透露內幕交易信息,但對違規迹象卻漠不關心,從未採取行動防止。


當局又稱,SAC刻意僱用相信能窺探內幕消息的人員,鼓勵他們利用「優勢」圖利,孕育出內幕交易文化。當局點名指控8名涉及內幕交易的SAC分析員及投資組合經理,當中6人已認罪,包括被控參與證券詐騙的SAC前投資組合經理理查德.李(Richard Lee)。法庭文件顯示,理查德.李的前僱主、芝加哥一家對冲基金曾警告科恩,指理查德.李是因身為「內幕交易組織」一員而遭解僱,但科恩仍僱用他。


不理警告 錄用可疑職員

當局目前沒有凍結SAC資產,並拒絕評論相關刑罰。知情人士稱,當局將尋求沒收SAC透過非法交易所得的約100億美元資產,但實際金額將視乎案情發展而定。美國證交會(SEC)上周已向科恩展開民事訴訟,要求禁止他在其有生之年管理客戶資金。


SAC創立於1992年,以高達30%的驚人回報率成為華爾街最成功投資公司之一,截至今年初管理的資產規模達150億美元,當中約90億為科恩及員工的資產。因長期跑贏同行,SAC逾10年前已引起當局注意。SEC和聯邦調查局(FBI)展開調查多年,終高調提出檢控。檢察官巴拉拉(Preet Bharara)批評SAC是「吸引市場騙子的磁石」,員工任意進行「猖獗的內幕交易」,內部監管部門卻加以隱瞞。FBI紐約分部助理總監韋尼澤洛斯(George Venizelos)亦狠斥SAC的管理層行為「不僅容忍欺騙,甚至鼓勵欺騙」。


SAC否認鼓勵違規

SAC同日發表聲明,堅稱向來遵守交易規定,實施嚴格管理,從未鼓勵、提倡或容忍內幕交易。SAC強調,少數違法員工不能代表其餘千計員工的誠信,公司將維持正常運作。有消息人士稱,SAC正研究如何應付客戶逃亡潮。

明報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發表於 2013-7-29 11:12:27 |顯示全部樓層
華爾街不倒翁 大學炒股發迹

【明報專訊】56歲的SAC創辦人科恩被譽為華爾街「不倒翁」。他出生於紐約長島,大學年代已開設經紀戶口,用學費進行股票交易。1978年,他受僱於華爾街投資公司Gruntal & Co,在1980年代的牛市中呼風喚雨,至1992年自立門戶,以2500萬美元創辦SAC。


每周工作90小時

儘管SAC收取的管理費佔投資額的3%,並抽取利潤的一半為佣金,但公司驚人的業績很快吸引來大量客戶,高峰時期每年獲利達9億美元。1999年,科恩憑藉對科網股的投資,帶來高達68%的回報率,並在翌年科網泡沫破滅前出售股票,取得極佳業績,成為對冲基金業界中一顆耀目明星。華爾街人士讚許科恩擁有馴服股市的「本能」,認為他擁有對股市走勢的敏銳觸覺,熱中追逐高風險投資。


科恩至今每周仍工作80至90小時,平常會有一部攝錄機瞄準他的臉,以便他對下屬下指令。他在美國《福布斯》富豪榜排第117位,身家約97億美元,SAC管理的150億美元資金中大部分為其個人資產。除了為福利機構提供資助,展開慈善事業外,科恩亦有投資現代藝術作品,曾購入著名畫家畢加索與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作品。


千計員工瀕失業

雖然過往未嘗有大型金融機構面對刑事起訴後仍能䇄立不倒,而科恩亦可能因美國證交所的訴訟而遭「釘牌」,不過即使SAC最終關門大吉,科因仍可開設家族公司管理個人財產,但SAC的千計員工則恐加入失業大軍。有金融界人士坦言,僱用可能有內幕交易前科的SAC前僱員風險太大,會盡量避免。

明報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發表於 2013-7-29 11:13:50 |顯示全部樓層
客戶過分期望 業界「踩界」成風

【明報專訊】對冲基金等投資機構違規交易問題層出不窮,與該行業的貪婪生態及客戶要求高回報的巨大壓力有很大關係。


華爾街1/4僱員願內幕交易

美國律師行Labaton Sucharow LLP最近做了一份關於美國金融從業員操守的調查,來自數十家機構250名從業員作了回應,結果發現違規交易文化普遍,「華爾街正陷一場道德危機」。調查發現,有24%受訪者表示,若能逍遙法外,他們會作內幕交易;52%相信競爭對手有參與非法或不道德行為;29%相信要成功就要涉及不道德行為;24%怕因舉報而遭報復。


除了僥倖心理和巨大金錢誘因,客戶要求高回報的壓力,也是對冲基金經理甘願鋌而走險的原因。《華爾街日報》表示,考慮到這個行業異常的收費和薪酬結構,以及客戶不惜一切代價跑贏市場的要求,對冲基金常常「踩界」,有時還會「越界」也就不那麼讓人驚訝了。


大型機構投資者之所以願意睜一眼閉一眼,甚或閉起雙眼,花大價錢買對冲基金的內幕交易特權,是因為做着「安全」和「業績卓越」的白日夢。對冲基金的賺錢神話在金融海嘯後不復存在,最近5年整體回報持續跑輸標普500指數。然而,在債券收益率低得可憐的當下,許多投資者仍對對冲基金趨之若鶩。


對冲基金連續5年跑輸大市

德意志銀行的調查顯示,去年10個機構投資者中僅一個在對冲基金方面實現最少10%回報率,但1/3的機構投資者認為其對冲基金今年能實現至少10%回報率。至少到目前為止,此目標不太可能實現,衡量對冲基金整體回報水平的HFRI基金加權綜合指數今年上半年只漲3.55%。


《華爾街日報》指出,或許我們應該控訴整個生態系統。「是的,很多對冲基金都犯了『罪』:雖然業績平平但卻收取高額費用剝削客戶;一些基金甚至可能在違法操作。但客戶也不是完全無可指摘:『成熟』的機構投資者仍堅持相信奇蹟般的回報率。或許那才是最大的犯罪」。

明報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回覆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3-29 13:40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