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39|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港澳新聞] 媒體議內地香港敵視心態:自傲和恩主?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1萬

主題

44

好友

1萬

積分

公民

律   師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2-20 18:39: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觀察:媒體議內地香港敵視心態:自傲和恩主?.jpg
觀察:媒體議內地香港敵視心態:自傲和恩主?(圖片:亞太日報)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新民党常務副主席田北辰日前表示,他將於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出議案,建議中央有關部委與特區政府建立聯絡機制,調控內地來港旅客的數量增長,設定49個內地城市每年自由行訪港旅客人數的上限,維持每年增長率在3%至5%。

近日,也有有香港立法會議員提出建議,向非香港居民的陸路旅客開徵每人100元的入境稅。認為旅客人數已超出本港承受能力,開徵入境稅可以遏止“水貨”活動,紓緩對市民日常生活和交通擠塞的影響。預計新稅項會令每年訪港旅客減少1000萬人次,主要是一些不留宿的內地旅客。

更甚者,有香港激進團體在尖沙咀發起“驅蝗行動”,成員手持港英旗幟與內地遊客對罵,又在廣東道名店外叫囂,更多次與支持個人遊團體互相挑釁及推撞衝突。

“如果對遊客及商店帶來不便,要說聲‘不好意思了’。”雖然香港“驅蝗運動”發起人梁金成18日為自己發動的百人“驅蝗運動”進行象徵性道歉,但這些人上周日侮辱內地遊客的民粹式發洩仍在刺痛兩地普通民眾的神經。


香港的選擇:做凱恩斯還是亞當·斯密?

內地赴港人數是否應該“封頂”,引起香港各界的熱議。香港《明報》發表社評認為,不宜輕言“封頂”內地遊客,“在香港經濟最困難的時期,內地遊客自由行協助經濟復蘇,居功至偉,而‘封頂’等同趕客,日後若有需要,難道再向他們招手”?

香港保安局局長黎棟國說:“從未聽說過世界上任何一個旅遊城市會為旅客數目設限。”他表示,假如旅客旅遊時不愉快,即使不設限制,人家也不會再來。關鍵是香港應該做好資源調配,保證服務品質,讓旅客游港時有良好的體驗。

儘管香港官員以及旅遊業者對設立旅客上限一事多次表明反對立場,但田北辰表示,他已將有關建議以書面方式向全國人大提出。他說:“中央和地方政府其實都不想看到香港因為缺乏資源和空間而導致兩地產生矛盾。”

香港特區旅遊發展局18日發佈最新數據,2013年全年訪港遊客人數達到5430萬人次,  創歷史新高,其中七成來自內地。《經濟日報》稱,2004年至2009年,因個人游增加的職位年均31034個,令失業率平均降低了0.87%。而同期自由行遊客每年帶來141億元的額外消費,為GDP增長貢獻0.6個百分點。

英國廣播公司評論稱,這些數據是香港旅遊業多年推廣香港的結果。評論稱,香港特區政府面對每年來自內地的龐大消費群體,其管治理念和管治手段都要明確,是要凱恩斯還是亞當·斯密?即是政府主導干預市場的凱恩斯主義,還是回歸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的亞當·斯密的傳統。

評論進一步稱,如果要凱恩斯,港府近年採取的限制遊客的管治措施都是正確的。因為大量的遊客可能對當地經濟造成負面影響,需要用貿易保護主義來限制;如果要亞當•斯密,港府近年採用的限制遊客的管治措施都是錯誤的,因為大量的遊客帶來了需求,擴大了市場,價值規律創造了供給,降低了交易成本,對當地經濟做出貢獻。

文章稱,香港連續二十年被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這是香港的競爭優勢。香港政府長期實行的經濟政策是“自由放任”,回歸前調整為“積極的不干預”,現在實行的已是“選擇性干預”,正在向“經常性干預”發展。“可以預計,在不久的將來,香港這個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將讓位。”


港人自傲文明城市 內地客有“恩主心態”?

香港媒體認為,現時港人對內地客的反感情緒,源于心理承受能力問題。香港《經濟日報》18日稱,港人一向自傲是文明城市,即使今時今日在經濟增長的速度上落後內地,但港人仍感自豪的原因,部分便是香港領先的文明形象。港人視之為核心價值,因此對部分內地客的不文明行為嗤之以鼻。

有內地媒體則發文認為,港人與大陸人的矛盾源於 “部分大陸人仍對香港有一種恩主心態”。文章稱,這種心態源於大陸人錯把買賣雙方的互惠互利交易,當作是“恩賜”。

19日,中國騰訊網發表的這篇的文章在刊登不久後即被刪除。

“面對香港這次所謂‘滅蝗’遊行的辱駡與圍攻,不少大陸遊客在接受採訪時就表達‘如果不是我們過來消費,香港不會這麼好,香港人吃什麼呢’的觀點。”文章還說,在經貿關係中,部分大陸人以恩人自居,對很多問題指指點點,容易招致反感。

香港媒體均報導了這篇文章的內容。文章被刪除前在網上廣泛流傳。

“······說到底,內地雖然確實為香港提供了不少政策上的優惠,但更多的時候所謂的恩賜其實都是實實在在的生意······以此認為中國大陸對生意夥伴‘恩情浩蕩’並不合適。”

文章作者認為大陸人在與美國、歐洲等國家的貿易中、對美元債券問題也都存在這種恩主心態。“實際上,中國購買美債也是一個雙贏的生意。美國國債至今並沒有不良記錄。無論多大的苦難,就是在二次大戰中,也總是到期還本付息,從來沒有違約。”

作者認為,以這種心態對澳門、台灣也廣泛存在;甚至大陸一些城市的本地人對外地人也有類似的恩主心態。

文章分析產生這種心態與中國快速的經濟增長有關。香港逐漸變為中國一個普通大城市,而大陸居民背後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使部分人“秉持一套高高在上的大中華居高臨下的心態”。

另外,文章還分析說中國官媒的多年宣傳給民眾灌輸錯誤概念。“比如當初CEPA(兩地更緊密經貿關係協定)的簽訂,北京媒體將之稱為‘送大禮’,但其實這其中完全依據世貿組織的原則及標準。香港跟其他國家和地區早就實現了這種經貿協議,簽CEPA不過是把內地與香港之前不正常的貿易關係規範化、正常化。”


內地香港摩擦事件薄

2012年初:有內地遊客在港地鐵車廂中進食,與香港市民發生口角衝突;衝突發生後,有一個北大教授在內地第一視頻網上回應指責“部分香港人是狗”,引起香港人的強烈反彈;繼而部分香港人以“蝗蟲”貶稱內地人,他們認為內地人掠奪香港社會的資源、侵蝕香港核心價值。

2012年4月: 梁振英在2012年當選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後,推動“零雙非”政策,特別是所有私立醫院停止接受雙非孕婦在2013年1月1日或以後的預約分娩,2013年以後雙非孕婦來香港產子的數目大幅下降。

2013年3月:鑒於香港地區的“奶粉脫銷現象嚴重”,香港政府決定《2013年進出口(一般)(修訂)規例》於2013年3月1日執行:對離境人士所攜帶出境的奶粉數量進行限制--每人不得超過兩罐,違例者一經定罪,可被罰款五十萬元及監禁兩年。

2014年2月10日:香港“人民力量”立法會議員陳偉業建議特區政府引入旅客入境稅,向每名經陸路入境的非香港居民徵收100港元的入境稅。香港輿論認為,有關入境稅的建議不切實際,且損害香港的利益和形象。  

2014年2月11日:香港特首梁振英當日上午首度正面回應入境稅並表示:“向來港旅客開徵入境稅不可行。”梁振英指出,如今每天約有10萬人次訪客經陸路來港,主要是內地人,但同時每天都有18萬人次香港居民進入內地,其中有不少是在內地工作、生活、讀書等,所以,“所有政策都不能只抱著單邊的想法”。梁振英強調“我們不能夠未富先驕”。

2014年2月14日: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新民党常務副主席田北辰表示,他將於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提出議案,建議中央有關部委與特區政府建立聯絡機制,調控內地來港旅客的數量增長,設定49個內地城市每年自由行訪港旅客人數的上限,維持每年增長率在3%至5%。

2014年2月16日:據香港明報新聞網報導,香港反內地團體“反赤化、反殖民”前兩周在社交網站串聯,當日下午3時在尖沙咀鐘樓集合,沿廣東道遊行一圈“驅蝗”,表達對內地旅客的憤怒。港特區政府官員就內地旅客被騷擾一事表示譴責,並說不能再容忍類似事件發生。

2014年2月18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對日前針對自由行遊客的遊行表示強烈譴責。他重申,本屆政府十分重視由於旅客人數多,對香港某些地區市民生活造成壓力的問題。

亞太日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5-14 08:16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