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9-1-24 16:32:00
|顯示全部樓層
開採利用一噸石油,需要付出多少環境和健康成本?大約為440元。
1月23日,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和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課題組主辦的首屆“跨越石油時代”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會上發布的《中國石油消費總量控制方案和政策研究執行報告》(下稱《報告》)稱,2015年,中國石油開採、加工、運輸與消費相關環節帶來的環境外部總成本為441.3元/噸,外部成本總量占當年GDP的0.05%。
生態環保部環境規劃院大氣環境規劃部研究員陳瀟君表示,石油的環境外部成本是指在石油的開採、運輸、加工與消費過程中,對水資源、大氣、土壤等帶來的環境影響,以及氣候影響和健康代價等。
“每噸石油的環境外部成本,包括環境生態成本280.6元/噸,氣候變化成本160.7元/噸。這些數據尚屬於保守估算。”中國油控研究項目核心組成員、自然資源保護協會中國項目高級顧問楊富強稱,目前石油環境外部成本尚未內化到石油價格之中。
石油開採過程中會產生揮發性有機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等多種大氣污染物及溫室氣體排放。
《報告》認為,這些污染物是形成PM2.5和O?污染的重要前體物。
2015年,全國石油開採行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排放量分別為2.9萬噸、2.8萬噸、0.9萬噸。揮發性有機物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約為12.2萬噸和221萬噸。
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以及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也是重要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源。2015年,這兩大行業的揮發性有機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分別為567.6萬噸、199.9萬噸、107.8萬噸、98.8萬噸、1.9億噸。
石油開採、加工與消費各環節大氣污染排放占比。
除對大氣污染外,石油開采、加工、轉化、利用的全過程還會對水資源產生影響。
從石油與水資源的分布看,中國石油資源集中分布的渤海灣、松遼、塔里木、鄂爾多斯、准噶爾、珠江口、柴達木和東海陸架等八大盆地,多屬於缺水地區,不規範的石油開發可能影響水資源保護及可持續利用。
《報告》稱,全球每年因人類活動釋放入海的各種油品約1000多萬噸,約占世界石油年產量的0.5%,包括工業排放、船舶溢油、事故溢油、海底油田泄漏和井噴事故等。據此估算,中國每年釋放入海的油類物質約128萬噸。
“2015年,石化及化工行業各項水污染物排放量,在重點調查工業中均排名前三。”陳瀟君表示。
與石油消費密切相關的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以及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均屬於高耗水工業行業。2008年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顯示,上述石油相關來源行業中,規模以上企業取水量達到67.6億立方米,占總取水量的10%。
石油加工過程中,還有多種工業固體廢棄物產生,包括廢催化劑、廢吸附劑、廢瓷球等,以及動力站產生的燃煤灰渣、生活垃圾等。
《報告》指出,石油加工、煉焦和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年產生量為3.7億噸,占工業行業總產生量的11.8%;危險廢物年產生量為915萬噸,占工業危廢總產生量的23%。如果處理不當,固體廢物中的有害物質將危害環境和人體健康。
在石油消費環節,中國成品油消費約占石油消費總量的53%,主要用於機動車以及非道路移動源等。
移動源排放的廢氣含有上百種不同的污染物。移動源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占石油相關行業大氣汙染物排放量的91%、46%、51%、29%和81%。
《報告》稱,利用空氣質置模型,模擬石油相關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對PM2.5年均濃度的影響,結果表明,石油開采、加工與消費過程排放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等大氣污染物,對2015年PM2.5年均濃度的貢獻為10.9%。其中,移動源貢獻為9.8%,石化行業貢獻為1.1%。
楊富強表示,石油開採、加工與消費的環境外部成本,與生產技術、減排技術和經濟發展水平等關系密切。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增長、貨幣價格和生產技術與減排技術的進步,石油的環境外部成本會進一步發生變化。
中國能源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