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58|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農業種植] 千年古稻走出深山 驚現長沙“食餐會”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1970-1-1 08:00: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星辰在線9月16日訊(通訊員 臧潔)9月14日至17日,2017中國食品餐飲博覽會(以下簡稱“食餐會”)在長沙舉辦,來自世界各地的1200余家參展商和采購商齊聚星城。在這場匯集全球美食的頂級食品餐飲博覽會上,來自張家界的千年古稻米,以其獨具特色“土著農耕”的種植理念,吸引了大批市民朋友不時駐足品嘗和購買,眾多客商主動前來洽談合作。

“自古以來,中國農民便自留稻蔬種子。”清華大學月牙多食品安全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張家界耕心自然農園創始人童軍介紹,種子是有記憶力的,每一年種植的時候,它會對當時生長的土壤、氣候有記憶性。只要每年留下好的原生種子,稻蔬就會具有越來越強的抗病性、抗蟲性、抗災性。千年古稻栽培歷史悠久,米粒細長,外觀透明,帶有一股濃郁的堅果般香氣;黏性低,口感幹硬,易於消化,煮成米飯後,米粒會增長2-3倍。

那麽什麽是“土著農耕”呢?童軍介紹,就是“用中國老種子,不打藥、不除草、不施肥來種地”的生態種植法。不除草,每一種植物都有它的作用,雜草也是,草紮根土壤,會使土壤疏松,而死亡腐爛後,又會肥沃土壤,繁殖蚯蚓和鼠類。不施肥,並不是對土地不投入,而是稻子以稻桿,蔬果以野草、落葉自然發酵分解變成綠肥,來恢復土壤活力和疏松土壤。不打藥,就是找回大自然本真的生物鏈,田間有草,蟲子吃草,益蟲平衡害蟲,水稻平衡雜草,實現土壤、種子、植物、昆蟲、微生物菌等多元生態的和諧共處。

“農業的本質是一個關乎老百姓生老病死的行業,具備天生的社會屬性,而不是商業屬性。做農業只能遵道而行,切不可背道而馳。農業的道,就是回歸到它的本來自然屬性。”童軍表示,參加此次“食餐會”就是想讓來自張家界的千年古稻走出深山,走出湖南,走向世界,用中國老種子,播種一個善農善耕的田園生活,讓每個人都能吃一口放心糧。

星辰在線
標簽
千年古稻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5-8 09:26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