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34|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青海五成貧困人口吃上“陽光飯”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3-5 12:08: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人民網西寧3月4日電 (姜峰 馬金源)記者從青海省扶貧開發局獲悉:近年來,在國務院扶貧辦、國家能源局等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青海省充分利用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優勢,搶抓脫貧攻堅政策機遇,大力發展光伏扶貧產業,為幫助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鞏固脫貧成果、促進貧困地區長遠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青海建成4類光伏扶貧項目,裝機規模73.16 萬千瓦,佔全省光伏容量的8%,年發電產值預期8.8億元,扶貧收益5.7億元,帶動7.7萬戶28.3萬貧困人口,佔全省貧困人口的52.5%。

積極創新建設模式。青海堅持把光伏產業作為主導優勢產業,多渠道爭取容量指標,有效整合資金、土地等資源,創新建設模式,形成多元發展格局。爭取國家光伏扶貧試點項目容量指標15萬千瓦,採取“企業全額投資、貧困縣落實用地、貧困戶直接收益”模式,選擇條件相對較好的8個貧困縣建設分布式光伏電站,年收益1500萬元。爭取國家“十三五”第一批村級光伏扶貧項目容量指標47.16萬千瓦,按照貧困人口數量等因素,分配到1622個貧困村,採取“政府投資、聯村建站、量化到縣、確權到村”模式,通過縣域內聯建、市州內聯建,建設31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年預期收益5.3億元,村均32萬元。爭取全省“十三五”光伏建設規劃指標10萬千瓦,採取“政企投資、共建共享”模式,在海南州建設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每年收益分紅2500萬元,重點用於東部乾旱山區深度困難鄉鎮脫貧攻堅和成果鞏固。

注重提升管理質量。立足青海特殊的生態地位和各地區域實際,結合全省新能源開發的大背景,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將原計劃實施的97座聯村電站優化整合為31個電站,既降低建設成本,又有效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根據建設成本、並網條件、施工難易程度等因素,將項目搭配打包成9個標段,由省上組織面向全國統一開展招投標,比計劃投資節省項目資金2.05億元。按照國家“光伏領跑者”技術要求和相關規程規範,在高標準設計項目的基礎上,向建設企業推薦12項電站設備採購目錄,主要設備均採用當前國內一線知名品牌,各項技術參數均超過國家標準,併網發電綜合效能大於81%。青海是全國光伏扶貧項目實施以來率先採用“領跑者”技術標準的省份。依托國網青海分公司數據中心,在全國率先建成光伏扶貧大數據集控平台,實現村級光伏電站智能化、集約化管理,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維成本40%以上。

注重發揮項目效益。積極協調各級電力部門簡化工作流程,快捷辦理手續,確保建成電站按期併網,實現“即投產、即穩定、即盈利”目標。截至2月底,全省4類光伏扶貧電站累計發電14.5億度,總收益11.6億元。其中,47.16萬千瓦村級光伏電站發電收益4.2億元,村均28.4萬元,最高的達到97.5萬元,整體效益超過預期。收益資金的60%作為村集體經濟,主要用於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維修維護、農牧民教育培訓、臨時救助等﹔40%作為扶持資金,通過設立公益性崗位、以工代賑、以獎代補等形式,幫助貧困人口、邊緣人口增收,杜絕“一光了之”、政策養懶漢。光伏扶貧為能源革命提供了新支撐,開辟了產業扶貧新途徑,已成為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重要引擎和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的新抓手。同時,通過實施光伏扶貧項目,有力促進了全省生態保護,電站選址有效利用戈壁荒漠、黑土灘和荒山荒坡,全部採取高支架農光互補、牧光互補模式,在節約後期管理成本的同時,實現綜合利用土地疊加效應。

人民網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4-26 19:22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