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7658|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波音787電池事故源於一個電池單元的熱失控?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3-7 11:51:2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日經BP社報導】2013年1月接連發生了兩起「波音787」鋰離子充電電池(LIB)過熱冒煙的事故。現在,日本運輸安全委員會(JTSB)和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正聯手調查全日空(ANA)和日本航空(JAL)出事飛機的LIB。雖然仍未找到原因,不過據推測事故是由短路導致的熱失控引起的。


一個單元過熱波及整組電池

NTSB發現8個電池單元中有一個電池單元(#6)受損最為嚴重,並且該單元的電極有燃燒的痕跡等,由此推測首先該單元的電極因某種原因發生短路陷入了熱失控狀態,緊接著其他單元也受熱相繼陷入熱失控,導致整組電池碳化(圖)*1。不過,NTSB未指出短路是內部短路還是外部端子短路,也未查明電池單元為何發生短路導致熱失控。

DM1303dens1.jpg
圖:NTSB正在調查的LIB
發生了過熱冒煙事故的JAL飛機的LIB。左圖是從上面看到的,右圖是從左右看到的。圖中的數字是電池單元編號。8個電池單元中,#6單元受損尤為嚴重。從側面明顯可以看出,右側和左側的燒損程度明顯不同。 攝影:NTSB

*1JTSB也認為部分電池單元首先出現熱失控,然後波及了整組電池。據JTSB分析,ANA飛機的LIB中,#3和#6電池單元受損嚴重。其中,#3電池單元的陽極有嚴重損傷。

雖然對於鋰結晶生長引起內部短路的說法,很多專家持否定意見,但有報導稱NTSB作為可能的原因之一還分析了枝晶,因此這一點不能完全否定 1)。電池專業工程師平山良彥指出要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比如:多個電氣設備同時運行引起過電流、地面與上空的氣壓差引起電池變形、充電狀態與充放電壽命的平衡等。估計尋找原因還需要一些時間。

另外,NTSB指出飛機剛投入使用不久就出現了兩次嚴重事故,因此要重新調整LIB的審批條件*2。如果美國聯邦航空局(FAA)決定調整審批條件,廠家將不得不相應調整設計。並且需要重新接受審批,事情解決將難免長期化。雖然波音公司仍在繼續生產B787,但推遲了交貨。如果調整審批條件影響到生產,還會給供應材料和部件的很多日本企業帶來影響。(記者:吉田 勝,《日經製造》)

*2據美國波音公司介紹,在787審批過程中,發生冒煙事故的機率是每飛行1000萬小時出現一次左右,而現在飛行時間還不到10萬小時。


http://big5.nikkeibp.com.cn/news/elec/64966-20130301.html?ref=ML

設計問題?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6-4 17:51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