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7|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軍情動態] 仿徨的印度炮兵:印度陸軍炮兵現代化進程中的困惑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11-5 23:06:1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r_18920736_2014110308443926448500.jpg
圖為印度M46 MkⅠ“石弩”130毫米自行榴彈炮,M46 MkⅡ“石弩”130毫米自行榴彈炮布局將和MK1型類似

近日,多家媒體報道,印度國防研發組織下屬的戰車研發機構開始在拉賈斯坦邦沙漠地區對其研制的M46 MkⅡ“石弩”130毫米自行榴彈炮進行野外機動和射擊試驗。據悉,試驗結束後,印度陸軍將於2013年底-2014年初開始對“石弩”130毫米自行榴彈炮進行用戶試驗並啟動40門火炮的批量生產,用以裝備兩個炮兵團,替換現役M46 MkⅠ“石弩”130毫米自行榴彈炮,彌補印度陸軍炮兵火力的不足。

M46 MkⅡ“石弩”自行榴彈炮采用無炮塔結構,火炮和乘員艙位於中部,同時保留了原駕駛員位置,並配有能夠防禦頂攻威脅的方形金屬頂。從媒體的報道可以看出M46 MKⅡ“石弩”自行榴彈炮是一型非常簡陋的自行火炮,形象的說就是把M46型火炮往履帶式底盤上一加,具有印度“特色”的自行火炮就出現了,人們在不解和揶揄的同時可能依稀記得曾經印度雄心勃勃的陸軍炮兵現代化計劃,但似乎這一現代化並不包括裝備M46 MkⅡ“石弩”自行榴彈炮,而是徹底淘汰這種“簡陋”的自行火炮,其實這是印度陸軍炮兵現代化過程中的插曲,實屬無奈之舉。

剛剛過去的2012年對於印度陸軍炮兵來說是值得銘記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的時間裏,印度的多項舉措和國防成就給一直備受困擾的炮兵裝備更新計劃帶來了一線曙光,這些舉措和國防成就可能將進一步推動印度陸軍炮兵現代化進程。

這些舉措和國防成就體現在:2012年3月,印度陸軍與賈巴爾普爾武器生產廠簽署了購買100門國產FH-77B榴彈炮的協議,並計劃在2012-2013財年年度預算中撥款7.53億美元用於推進FH-77B榴彈炮的國產化計劃;2012年5月,印度拉森-特博洛公司和韓國三星公司達成協議,將在印度建立生產韓國K9“霹靂”自行榴彈炮的工廠;同樣在5月,印度國防部正式批準斥資6.4億美元從美國購買145門M777式超輕型榴彈炮;2012年11月,印度國防研發組織下屬的戰車研發機構開始試驗其研制的M46 MK2“石弩”130毫米自行榴彈炮,印度陸軍將購買40門該型火炮裝備兩個炮兵團,用於替換老舊的M46 MK1“石弩”130毫米自行火炮;2012年12月,印度塔塔集團首次公開了其研制的 “博福斯”52倍口徑155毫米車載炮。

曾經的雄心壯誌

炮兵是印度陸軍的主要壓制火力來源,也是印度陸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第三次印巴戰爭結束後,印度陸軍就意識到在未來與巴基斯坦的衝突中,火炮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裝備高射速大口徑的火炮能實現邊境地區的有效防禦,並幫助軍隊在沖突中占據優勢。為了提高陸軍炮兵的作戰能力,印度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購買瑞典FH-77B火炮,印度計劃引進數量達1500門的FH-77B,但由於腐敗案的發生,印度只裝備了410門該型火炮。在90年代中期,印度提出了購買自行榴彈炮的計劃,當時有名的AS90、GCT、T6等自行火炮都參與了競標,但這一計劃被卡吉爾沖突打斷。在改革體制編制方面,印度陸軍炮兵在1994把炮兵拆分成野戰炮兵和防空兵,在1997年成立了野戰炮兵師,炮兵師裝備了遠程火箭炮和彈道導彈,體制編制的改革使印度炮兵更適合現代戰爭的需求。在卡吉爾沖突爆發之前,印度炮兵建設除了在改革體制編制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外,其武器裝備更新方面基本上泛善可陳。

在1999年爆發的卡吉爾衝突中,印度炮兵火力不足等弱點暴露無遺,這深深刺痛了印度陸軍的神經。衝突結束後,印度陸軍為了實現炮兵現代化,提高炮兵的作戰能力,制定了“野戰炮兵合理化計劃”(Field ArtilleryRationalisation Plan)。根據計劃,印度陸軍將斥資187億美元升級現有火炮和購買3200-3600門52倍口徑/39倍口徑155毫米系列火炮,這些155毫米火炮包括1580門牽引式火炮、435門輕型榴彈炮、100門履帶式自行榴彈炮、180門輪式自行榴彈炮、814門車載炮,新購買的火炮數量達3109門。升級和購買將裝備印度陸軍約200個炮兵團,取代目前14種不同口徑的火炮,計劃在2020-2025年之前形成以155毫米系列榴彈炮和多管火箭炮為主體的炮兵部隊。從上面印度陸軍雄心勃勃的計劃可以看出,印度希望通過斥巨資購買大量的新型火炮以改變炮兵部隊火炮性能落後、口徑繁雜的現狀,進而提高陸軍炮兵的作戰能力。

當下的無可奈何

計劃制定以後,印度就開始到處物色先進火炮,擁有生產先進火炮的國家也開始趨之若鶩,希望在印度拋出的巨額采購計劃中有所斬獲。然而,10余年時間已經過去了,印度陸軍除了升級了近200門M46型130毫米火炮(在以色列的幫助下把M46型130毫米加農炮改裝成155毫米榴彈炮)和購買了140多門“龍卷風”、“皮納卡”火箭炮外,其“重頭戲”--購買3100多門155毫米52倍口徑/39倍口徑155毫米系列火炮的計劃卻一再推遲。目前,印度陸軍炮兵裝備了約4500余門火炮,其中包括1000余門M46型130毫米火炮、300余門FH-77B榴彈炮、550門D-30 122毫米榴彈炮、1000余門IFG MK系列105毫米榴彈炮,剩下的基本是不同口徑的自行榴彈炮、山炮、牽引式榴彈炮。這些火炮基本上已經服役了20余年,有些甚至已經服役了30余年,陸軍炮兵家底裏最新的火炮竟然是服役了20余年的FH-77B榴彈炮,當時購買了410門該型火炮,現在只有300多門處於服役狀態。因此,印度陸軍炮兵的火炮裝備不但性能落後,而且非常老舊。

屋漏偏逢連夜雨,除了火炮裝備更新計劃一再推遲外,已經升級和正要被升級的火炮也在爭議中陷入泥潭。2000年印度和以色列達成了一項價值約4550萬美元的合同,合同規定為印度升級M46型火炮,但升級後的火炮在射程、持續發射能力等方面無法達到預定目標,為此印度展開了5年的調查,調查工作進展緩慢,剩下的300余門火炮的升級一度陷入停頓。另一個升級計劃--FH-77B火炮升級也因升級風險過大也陷入了麻煩。現有火炮升級麻煩不斷,已經入役的一些新型火炮的“日子”也不好過,頻頻出現問題,讓印度陸軍頭痛不已。其中印度向俄羅斯購買的62門“龍卷風”火箭炮服役後出現了自動定位系統精度差,通信系統可靠性差等問題,自研的“皮納卡”火箭炮於2002年裝備印度陸軍,首批 “皮納卡”火箭炮服役不久後就出現了一些列問題,火箭彈射程和精度不足最讓部隊感到不滿,當時部隊甚至宣稱要使用俄羅斯生產的彈藥。

未來仍長路漫漫
造成印度陸軍炮兵火炮裝備更新計劃踟躅不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印度國家科技和工業基礎落後,研制火炮等武器的經驗和技術儲備不足,自行研制火炮時好高騖遠,起步要求過高,無法研制出成熟可靠的高性能火炮。其國防工業存在另一個問題是科研與生產嚴重脫節,導致生產出來的火炮質量往往不高。因此,在火炮裝備更新時只能把希望寄托於國外裝備。可是,印度官僚主義、拖沓的采辦程序、采購中的腐敗事件卻使購買國外火炮裝備的計劃一再推遲。從上世紀90年代“博福斯腐敗案”開始,不斷深入的反腐敗運動盯上了相關的政府的官員,一系列火炮采購腐敗行為不斷被曝出,可是大多數被查出的腐敗官員並沒有被定罪,而那些被索要賄賂的公司卻被長時間列入“黑名單”(被列入“黑名單”的公司禁止參加印度火炮的招標)。在2010年,印度陸軍再次推遲了1580門牽引式榴彈炮的購買計劃,原因是新加坡科技動力公司因在輕型榴彈炮存在賄賂行為被列入“黑名單”,進而導致其參與牽引式火炮競標的FH-2000榴彈炮無法參與試驗。

2012年5月,一份報告詳細披露了政府采購部門如何工作及如何腐敗,致使許多軍事采購停止不前,影響了軍隊現代化進程,特別是對印度陸軍炮兵裝備計劃影響,導致其20余年基本未裝備新型火炮。印度政府對該報告的回應是,允許印度陸軍無需經過政府采購機構就可以購買所需的武器裝備。但這一特許可能只限於陸軍特種部隊,其他大宗采購計劃仍需要通過政府采購。即使這一特許擴展到炮兵武器裝備更新計劃,許多觀察家也並不看好,因為這種特許看起來可以加快武器裝備的更新計劃,但是這些例外的“快車道”提供了更多的腐敗機會,到頭來仍無益於推進陸軍炮兵的現代化。政府的猶豫不決和內部的扯皮對陸軍火炮裝備更新計劃的推遲也有所“貢獻”。

不可置否,火炮是炮兵發揮其作戰效能的物質基礎,但提高炮兵的作戰能力遠不是購買大量火炮那麽簡單。提高炮兵的作戰能力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從系統角度著眼,需要在體制編制、硬件武器和軟件等方面下功夫,通過多管齊下的措施,全方位變革炮兵部隊。其中炮兵信息化是現代炮兵變革的重中之重。眾所周知,信息時支配未來作戰的主導和核心要素,未來戰爭中,炮兵只有依托一體化信息系統,對偵察、指揮、射擊、毀傷評估等多種作戰要素進行系統集成,實現信息與火力的融合,才能大大提高炮兵的作戰能力。炮兵信息化是未來戰爭的要求,也是當下許多軍事大國陸軍炮兵發展的主要方向。然而印度陸軍在這方面卻遠遠弱後於其他世界大國。

以用於目標獲取、毀傷評估的反炮兵雷達和無人偵察機為例,目前,印度陸軍所裝備較先進的反炮兵雷達主要是從美國引進的12部AN/TPQ-37“火力發現者”,屈指可數的反炮兵雷達遠遠無法滿足印度陸軍炮兵的需求,這些雷達只能裝備一些骨幹炮兵部隊,大多數炮兵部隊仍缺乏這種裝備。在無人偵察機方面,雖然印度從以色列引進了“搜索者”和“蒼鷺”無人偵察機,但這些無人偵察機的起降需要專門的跑道,快速反應能力和靈活性無法滿足炮兵需求,炮兵更需要類似我國ANS-206那樣能夠用軍用卡車攜帶並可以快速升空-回收的小型無人機偵察機和手拋式便攜式無人偵察機,印度方面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並自行研制了“尼尚特”等無人偵察機,但自研的無人偵察機性能無法滿足要求,印度陸軍購買一些該型無人機後就拒絕購買更多的同型無人偵察機,印度現在仍在尋購適合裝備炮兵的無人偵察機。

綜上所述,多種因素制約了印度陸軍炮兵現代化的推進,而且一些因素的影響無法再短時間內消除,因此,印度陸軍炮兵現代化的道路仍然會曲折漫長。

結語

炮兵現代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耐心、決心和信心,經過10余年的折騰,印度在2012年的為陸軍炮兵現代化采取的多項舉措及取得的國防成就為炮兵現代化帶來了一線曙光,但種種因素的制約下,這一線曙光能否照亮印度陸軍炮兵現代化的前路仍需進一步觀察。

中華軍事網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6-11 18:48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