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鰓鰻擁有令人懼怕的鋒利牙齒(資料圖片)
一種形似鰻魚的「吸血魚」七鰓鰻在半世紀前經運河入侵美國密歇根湖,其尖牙及管狀嘴巴遺禍當地魚類,令鱒魚及白鮭等數目在1940年代後期銳減。當局逾半世紀以來耗資逾4億美元(約31億港元)控制七鰓鰻的數量。1950年代科學家研究出一種只對七鰓鰻有效的毒素,成功令牠在湖中數量減少近9成。當局每3至5年清剿一次,最近一次在今日至下周日進行。
七鰓鰻(學名:Lampetra japonicum),又名八目鰻、七星子,是頭甲魚綱七鰓鰻目的一種古老魚類,分佈在北冰洋水域,包括白令海、朝鮮沿海、日本沿海的北太平洋,及加拿大、蒙古、中國東北淡水水域。它雖然名為「鰻」,但並不屬於鰻魚的一種。
七鰓鰻是至今少數僅存的無頜類脊椎魚形動物之一。被發現的七鰓鰻化石,有3.6億年歷史,在恐龍出現之前。所以七鰓鰻被稱為「活化石」,對於研究生物進化有重要意義。七鰓鰻成年長約2至3呎,吸血習性似水蛭,會利用尖牙吸附在其他魚類身上,再吸取獵物的血液與體液至其重傷或死亡。
一種原來生活在海洋裏的八目鰻被不小心帶入北美洲的五大湖之後,成了入侵物種。由於成年八目鰻靠吸食其它魚類的血而存活,他們的入侵對五大湖的漁業造成了很大損失,受害尤重的是湖紅點鮭(Salvelinus namaycush)。
八目鰻亦是一種美食,歐洲的上流社會從中世紀開始就視其為珍饈。文獻記載英格蘭國王亨利一世愛吃八目鰻,結果有一次在諾曼第吃了太多的八目鰻後死去。直到今天,在南歐的一些國家(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等),八目鰻仍然是一道昂貴的名菜。由於過度捕撈,歐洲的八目鰻數量一直在減少。韓國人同樣也食用八目鰻。
《每日郵報》
文匯報 / 維基百科
七鰓鰻可唔可以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