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5239|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電子巨頭沒落讓日本難堪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62

主題

7

好友

362

積分

公民

自費五毛人士:每發一帖自己獎勵自己五毛,五美分黨所痛恨的敵人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11-4 23:25:0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我們可能撐不下去了。”日本電子產品巨頭夏普1日的聲明,被認為是這個百年老店發出的“最強烈生存警告”。

       同病相憐的還有松下、東芝,這三家“日本崛起象征”近期公布的巨虧財務狀況引發的市場震動,在德國媒體看來是眼下“亞洲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釣魚島爭端懸而未決,讓“陷入類似泥潭”的日本不少國際公司,不約而同地抱怨自己的虧損是因為背上了“中日危機”的包袱。

       《紐約時報》評論說,不願輕易放棄步入輝煌時代的老路,現在讓他們“東山再起”很困難。《日本經濟新聞》認為,日本政界和經濟界積弊叢生才是這種“日本病”的根源。《柏林日報》說,日本很可能成為最快速發展亞洲的“累贅”。

       在時下“變得像日本一樣”成為批評一國經濟、政治混亂的時髦詞時,日企或許正成為“迷失日本”的新註腳。

       “日本的天空正在變暗”

       “夏普的信用評級降至垃圾級。”法新社2日稱,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惠譽下調夏普評級,由“BBB-”降至“B-”,維持在負面評級觀察名單。日本《產經新聞》2日報道說,標準普爾當日也宣布,將松下的長期信用評級下調至“BBB”。引發日本電子產品公司信用降級的是這兩天他們陸續公布的財務報告。11月1日,夏普、索尼先後宣布2012財年上半年巨額赤字,其中夏普預計2012財年全年虧損將達到4500億日元(100日元約合7.7元人民幣),該公司還警告說,“有可能無法靠自己的能力生存下去”;索尼2012財年上半年赤字401億日元。10月31日,松下宣布公司虧損可能達到7650億日元。

       “松下股價已經跌到37年前的水平,過去20年掙的錢在2年內就蒸發一空。”在日本電子產業的勁敵韓國,該國主要報紙《朝鮮日報》2日的報道似乎有些幸災樂禍。文章說,松下之所以沒落,在電視和手機等主業上不敵三星和LG等競爭對手是原因之一。韓國《每日經濟》稱,日本家電企業衰落速度驚人,日本所有家電企業總市值現在是3482億美元,而僅三星電子一家的市值就達到其一半。2008年金融危機前,日本家電企業的總市值高達7915億美元,是當時三星電子市值的10倍。《韓國經濟》社論稱,“沒落的日本家電巨頭已經成為韓國企業的反面教材”。

       “日本電子產品制造商在滴血。”路透社文章形容道。英國《金融時報》稱,夏普這個“百年老店”承認生存問題讓曾經占統治地位的日本電子產品行業前景更加黯淡。“夏普今年或許不會破產,但我認為他們的業務活不過3至5年。”日本Commons資產管理公司CEO哲郎·李表示,“他們所剩的時間不多。”《紐約時報》稱,夏普的跌倒是“最讓日本難堪”的。它曾經是2000-2007年制造業泡沫的最大受益者,利潤率最高達150%。

       德國投資網2日以“東京籠罩在烏雲下”為題說,美國遭受颶風桑迪,歐洲歐債危機繼續,而亞洲也正在出現“大問題”,“日本的天空正在變暗,這將是亞洲最重要的事件”。德國《法蘭克福評論報》以“日本拉響警報”為題指出,夏普創紀錄虧損,索尼亮起紅燈,東芝和松下也發出警報,日本連續爆出壞消息。努力轉型中的日本企業正在遭遇二戰以後最嚴峻的考驗,失望彌漫在這個“太陽之國”。

       《日本富士產經商報》2日報道稱,日本民眾感到悲觀,稱“索尼產品曾經風靡全球,但與現在的蘋果產品相比,出色的產品已經相當少了。”《日本經濟新聞》文章說,曾經的“日本符號”,“正在讓日本經濟大量失血”。松下、東芝、夏普等電子巨頭曾經作為“領頭羊”,帶領日本經濟走入了最輝煌的高速成長期,是日本的驕傲。《華爾街日報》文章稱,如今這三個電子產品公司“像行星撞擊地球後的恐龍那樣轟然倒地”。不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日本公司是電子消費品市場的大贏家。索尼音樂播放器“Walkman”、數碼照相機、電視和DVD是很多人的集體記憶。如今正是這些產品見證著日企的困境,比如紅極一時
的“Walkman”被蘋果產品ipod擠到“歷史的垃圾堆”裏。

       在日本生活了26年的經濟學家加斯帕·科爾對《華盛頓郵報》表示,現在很難對日本萎縮、老化以及停留於持續低迷的經濟保持信心,日本正將地區主導地位輸給中國。中國與日本不同,中國在美國總統大選辯論中被提及,並且被描述成未來威脅美國的霸主地位。大多數日本人仍然過著舒適的生活,但政治體系“絕對混亂”,幾乎每年都會變戲法似地換首相。文章總結說,“衰落的日本失去了曾經被視作希望的英雄”。

songxia.jpg

夏普總裁片山幹雄鞠躬致歉


       日企背上“中日危機”包袱?

       為何善於公司治理的日本企業遭受如此慘敗?這三家企業不約而同地將原因放在尚無解的中日領土爭端上。《華爾街日報》報道說,松下、索尼及全日空等企業已開始對領土爭端的損失進行評估。松下警告稱,下半財年中國市場的銷售將面臨挑戰,受中日領土爭端影響,在截至2013年3月的財年,預計電器部門的收入將下降1000億日元。索尼表示,受中國消費者抵制日貨及中國整體經濟放緩影響,預計公司將損失約300億日元的收入。不過,文章說,由於豐田及日產等在中國市場擁有龐大業務的汽車巨頭仍未發布第二財季的業績以及最新全年預期,目前還無法確定此次領土爭端的全面影響。豐田汽車周四表示,10月份中國市場汽車銷量降至接近上年同期一半的水平。

       與此同時,路透社稱,韓國和一些歐洲汽車制造商從日本的損失中獲利。10月,韓國現代汽車公司在中國的銷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7%。德國投資網說,日本企業背上了“中日危機”的重負。中國現在是日本最大貿易夥伴,日本出口最重要的市場。日本企業現在越來越多地感受到與中國的危機,對中國出口壓力越來越大。

       “日本的外部環境很嚴峻。”日本《產經新聞》稱。在日本《每日新聞》看來,島嶼爭端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從2007年開始,中國一直是日本的最大貿易夥伴,進口的日本電子、汽車、動漫等產品最多。日本電子產業在中國的銷售,占到了總體的四成以上。因為日本政府欠缺考慮的行動導致中國抵制日貨,已經將日本電子產業的最後“救生艇”給推走了。恐怕接下來就是汽車、動漫等產業了。

       “曾經被視做不敗神話的日本家電巨頭正不斷墜落。”韓國《國民日報》2日社論稱,首要的原因在於,當其競爭對手在積極開拓海外市場的時候,日本企業還在固守“內需”。很多新的家電技術原創都是日本,但由於缺乏創新精神,新品開拓的國際市場不久就被競爭對手逐漸蠶食。

       《紐約時報》說,隨著金融危機的來臨,iphone挺進日本,終結日本風格的手機,中國廉價的太陽能板和電池占領全球市場。日本以外的制造業成了電子產品領域的標準。但夏普沒做改變。由於下錯賭註和喪失諸多機會,日本電子產品三巨頭正在露出步履蹣跚之態。而這三家公司本質上“同病相憐”。三家公司都制造高質量和前沿的產品,但他們的海外競爭者也在這麽做,只不過價格更低。他們都未能擁有蘋果那樣的品牌魔力和三星那樣的營銷力。此外,日元的堅挺不斷“吸走”他們的價格優勢。

       《日本經濟新聞》2日分析說,日本電子企業走到這個地步,雖然有中韓等新興國家搶奪市場的影響,但日本不良的經濟體制,企業內混亂的管理才是最根本原因。最讓人擔心的是,這種“日本病”並非電子行業獨有,各行各業都廣泛存在。經濟界寄予厚望的政治革新,也是雷聲大雨點小,現在的日本政界和經濟界都已經積弊叢生,在“失去30年”後,現在的日本已經沒有了方向,經常被其他國家恥笑,而要想改變這種狀況,只有推倒重來。

       亞洲的累贅?

       持續了數月的中日島嶼爭端還沒有緩和的跡象。據美國《商業周刊》報網站報道,早前分別訪問中日斡旋釣魚島爭端的美國前高官代表團,本周向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提交秘密報告,稱如果中日兩國不加強磋商,局勢很可能失控。2日,中國海監50、15、26、27船執法編隊在釣魚島海域進行例行維權巡航。當天上午10時30分許,海監編隊進入釣魚島領海,對非法進入中國領海活動的日方船只進行監視取證,同時嚴正聲明中國立場。

       “日本政府自食愛國言行苦果”。俄羅斯之聲以此為題稱,對大多數俄羅斯人而言,日本一直是穩定的代名詞,然而,這個國家最近卻在經歷著多重的自然、經濟和政治考驗。倘若颶風、海嘯還屬於天災,那麽困擾東京的所有其他麻煩,完全是現政府自作自受釀成的人禍。日本與中韓的關系已經降至“二戰”以來最低點。

       在《柏林日報》看來,夏普等日本企業搖搖欲墜,讓危機中的日本成了亞洲的累贅。日本經濟和政治需要註入新的活力,否則會跟著歐洲下降。英國廣播公司分析說,上世紀80年代末,日本的經濟如日本著名的怪獸系列電影“哥斯拉”:一代人的時間,日本的經濟產量翻了50倍,發展勢頭直逼美國,成為世界上科技最發達的國家。許多觀察家也曾表示,最遲不超過10年時間,日本將成為世界最大經濟體和世界第三大的超級大國。但事情並沒有像他們料想的那樣發展。等待他們的是長達2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經濟停滯。

       俄羅斯《商業咨詢日報》2日發表題為“日本經濟逼近‘財政懸崖’”文章稱,日本央行2日公布的會議紀要顯示,由於生產方面的原因,不能排除日本經濟再陷衰退的可能。

http://www.guancha.cn/Business/2012_11_03_107516.shtml

日本畢竟是衰落了,成本太高,勞動力太少,而且技術資本也逐漸消耗殆盡,長遠來說競爭力已經幾乎沒有了。
而且不得不吐槽日本企業的世襲制,這對公司來說簡直是災難。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5-4 21:37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