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洪水橋/厦村和元朗南新發展區推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 ...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4 天前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499055112_122222743166178851_5552135809958620614_n.jpg

土木工程拓展署表示,為配合洪水橋/厦村和元朗南新發展區不同階段發展的交通及運輸需求,會分階段推展智慧綠色集體運輸系統,貫通兩個新發展區,並連接屯馬線和輕鐵網絡,以及公共運輸交匯處,為區內約30萬居住人口及約16萬就業人口提供便捷的接駁交通服務以出行至全港各區。

整個系統全長約16公里  設有3條路線

土木工程拓展署在社交平台facebook表示,整個系統全長約16公里,設有3條路線,包括往來泥圍和頌富的1號線,其中由泥圍至新發展區內的物流、企業和科技區的部分,長約4.5公里及計劃設7個車站,並為相關道路工程方案進行刊憲。爭取於2026年分別就第一階段相關道路建造工程及系統的採購和營運合約進行招標,預期於2027年批出這兩個合約,以期於2031年或之前完成相關道路工程。

其餘2條路線,分別是流浮山和屯馬線天水圍站的2號線,以及元朗南新發展區和屯馬線天水圍站的3號線。

系統將採用環保路面模式 節省建造時間和成本

署方表示,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在規劃時已計劃一條結合集體運輸系統、行人道和單車徑於一體的環保運輸走廊,以推廣綠色運輸及低碳出行。系統將採用環保路面模式,無需實體軌道和架空電纜,可靈活調整路線和班次,亦可減低對附近環境的影響,以及節省建造時間和成本。

系統大部分路段為地面專用道路,在與主要及繁忙路段的交界處會採用分層分隔的安排,例如設置高架段,與其他路面交通分隔,以達致整體交通暢順。

另外,系統的車站採用低地台設計及車外收費系統,系統大部分路段為地面專用道路,車輛有多門可同時上落客,令上落更快速便捷。

星島日報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5-5-21 09:10

© 2015 SSKYN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