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401|回覆: 0
打印 上一篇 下一篇

[軍情動態] 美國下一代洲際導彈呼之欲出 中國東風-5B是否要升級?

[複製鏈接]
字體大小: 正常 放大

3萬

主題

12

好友

3萬

積分

公民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9-21 21:56: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近日,根據美國空軍消息,美軍已經與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正式簽訂了一份價值133億美元的合同,授權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開始研發新一代陸基井射洲際彈道導彈,用於替代現役的LGM-30G“民兵-3”型井射洲際彈道導彈。根據合同規定,這133億美元僅僅是作為研發的“啟動資金”,後續還要視情況繼續追加投入。

1600647954_29567000.jpg
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陸基洲際戰略導彈”(GBSD)網頁


而按照目前確定的研發規劃,“民兵-3”的替代項目“陸基洲際戰略導彈”(GBSD),將在2029年前後正式實現IOC(初始作戰能力),預計裝備數量可能高達400枚以上,用於全面替代現役的、由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下屬的3個航天聯隊控制的450枚“民兵-3”型洲際彈道導彈。

為什麽要替換掉“民兵-3”?

當然,從技術層次上來說,正如咱們先前提過很多次的那樣,美軍使用“陸基洲際戰略導彈”項目取代“民兵-3”,從技術角度考察就沒什麽好說的。畢竟咱們都知道,“民兵-3”不管是從研發和批產時間、整體技戰術性能上來講,都是一種相對平庸、老舊的洲際彈道導彈:

“民兵-3”的研發和批產時間

先說研發和批產時間好了,“民兵-3”的研發最早還是1964年開始的,當時項目的主承包商是波音公司,1966年開始正樣研制,1968年8月進行首次飛行試驗,1970年6月開始“領先服役”,1970年7月,“民兵-3”完成最後一次遙測彈全要素試驗成功定型。

“民兵-3”導彈在美軍航天聯隊的邁諾特、沃倫、姆斯特朗基地各部署了150枚(根據2010年美俄簽署New-Start後數據),在服役50年以來,雖然美軍起碼對“民兵-3”導彈系統實施過9次大規模升級:如2000年左右為“民兵-3”展開的GRP升級(升級了制導系統,將NS-20慣導更新為NS-50)、2001年展開的PRP升級(為325枚導彈更換一級固體火箭發動機)、2002年實施的SERV升級(更新彈頭組件,包括為部分W-78彈頭增加橙色合金套環升級為W-87彈頭)等。

但“民兵-3”的彈體、固體火箭發動機燃料等並未進行足夠的升級,截止2020年,這部分彈體已經實際使用了50餘年,遠遠超過了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20到30年的儲備壽命。故而,這當兒美軍啟動了GBSD研發計劃取代“民兵-3”倒也挺正常。

“民兵-3”的整體技戰術性能

而從整體技戰術性能上來講,“民兵-3”由於研發時間較早,相比1971年由美軍戰略空軍司令部提出計劃、1979年進入正樣工程研發階段、由瑪麗埃塔公司擔任項目的主承包商、大名鼎鼎的“和平衛士”(MX)洲際彈道導彈,“民兵-3”在美軍戰略打擊力量中的地位堪稱“小二黑”,各項技戰術性能和彈上分系統性能都不突出:

如在彈體結構上,相比“和平衛士”等洲際彈道導彈使用的第一級、第二級“凱夫拉-49”複合材料纖維殼體,“民兵-3”導彈的第一級使用的還是最老式的、重量最大的D6-AC鋼殼體,第二級使用的則是Ti-6AL-4V型鈦合金殼體,只有第三級使用了S901玻璃纖維和EP-2型樹脂殼體;

1600647735_43177500.jpg
“民兵-3”的彈體構造


而在動力系統上,“民兵-3”的第一級使用的還是早期的PBAN(聚丁二烯丙烯腈)推進劑,只有第二級和第三級才用上了CTPB(端羧基聚丁二烯)推進劑,發動機比衝數據比較一般,甚至不如我軍的DF-31基本型。相比而言,“和平衛士”導彈的第一級、第二級均使用了CTPB推進劑,第三級則使用了更為先進的NEPE高性能推進劑。

在制導系統上,“民兵-3”導彈早期使用NS-20型制導控制系統,後期更換NS-50型制導控制系統,包括D37D型抗輻射計算機、G10B動壓氣浮自由轉子陀螺等制導組件,導彈彈道末端CEP精度在120米以上。而“和平衛士”則使用了更先進的慣性參考球平台與電子計算機組成的制導系統,計算機運算速度可以達到“民兵-3”的6倍,導彈的CEP精度則能夠達到50到70米左右,是目前為止井射洲際彈道導彈的最高水平;

最後,在投擲重量上,“民兵-3”早期構型可以使用MK-12/12A型載具,包括3個W-62或者W-78型熱核裝置。前者質量約159千克,爆轟當量170kt,後者質量約179千克,爆轟當量330kt,在2002年的SERV升級後,絕大多數的“民兵-3”均升級到了W-87型彈頭,質量194千克,爆轟當量在300kt到400kt之間不等(數據不同)。“民兵-3”導彈在投擲重量約907千克到955千克時,射程可達到10000千米左右。

相比之下,“和平衛士”則幹脆簡單粗暴地上了MK-21型載具,共有10個W-87型MIRV(分導彈頭),投擲重量在2.5噸的情況下還能達到11000千米射程。故而,咱說句完全不誇張的話,要不是因為New-Start等一系列條約,美軍的陸基井射洲際彈道導彈大概還是“和平衛士”的後繼型號,“民兵-3”這種技戰術性能相當一般、即使經過了這麽多年升級,整體技術水平大概也就相當於我軍DF-31A/AG水平的井射洲際彈道導彈,不是早進了垃圾場了就早該換了,美軍現在才下定決心把這400多枚“民兵-3”給換掉,其實已經有點兒太晚了。

如何評價GBSD?

不過,早換也好,遲換也罷,現在既然美國空軍終於下定決心,把這已經用了五十來年、看樣子還要用個十年、系統極其老舊、指揮模塊甚至還在使用五英寸軟盤的“民兵-3”導彈換掉,接下來的GBSD型洲際彈道導彈的性能自然就成了眾人關注的焦點。

GBSD性能不會有太明顯突破:尺寸限制

不過要是讓大伊萬來說啊,GBSD的研發應該不會有什麽太大的問題,性能也不會有太大的亮點:

畢竟一方面,按照美國空軍的研發要求,由於“民兵-3”導彈使用的1000psi超壓發射井開掘、維護成本非常貴,故而GBSD必須繼續沿用“民兵-3”現有的直徑2米、深20米左右的舊發射井,這也就決定了GBSD的彈體尺寸可能與“民兵-3”相當,不會類似於俄軍的R-36M“撒旦”或我軍的DF-5B一樣成為重型井射洲際彈道導彈,大概率還和我軍的DF-31AG/B差不多;

而另一方面,確定了彈體尺寸後,再考慮美軍可能會在彈體材料上“做做文章”,比如在第一級和第二級均使用凱夫拉纖維纏繞以降低結構重量,在推進劑和固體火箭發動機上做做改進,比如將落後的PBAN和CTPB推進劑全部換成NEPE尤其是最先進的N15推進劑甚至更先進的H16推進劑,其實對GBSD的發動機比衝、不同構型下投擲重量等也不難估算,估計比“民兵-3”好上那麽一些,但很難做到代差。故而沒準GBSD出來之後,直接被美軍叫做“民兵-4”倒也說不定。

GBSD值得關注的變數:彈頭

在GBSD性能上唯一有點變數的,其實是它的彈頭。咱們前文說到,“民兵-3”在其服役生涯中其實經歷了兩次彈頭升級,分別是從W-62型核裝置升級到W-78型核裝置,爾後又從W-78升級為W-87型核裝置。從目前的情況看,美軍在GBSD的核裝置選擇上有兩個方案:

一是繼續沿用W-87型核裝置,並將更多的W-78型核裝置通過加裝橙色合金套環升級到W-87型;

二是使用目前已經被能源部預算報告披露出來的W-93型新型核彈頭,這可能是一種用來替代W-76-1型核裝置的彈頭,但不清楚其設計構型如何,個人認為可能是一種類似於法M51導彈配備的150kt“小彈頭”的核裝置。畢竟根據GBSD的性能數據,美軍要求GBSD具備MIRV能力,且可以攜帶3個分導式彈頭,在使用3個“小彈頭”取代1個“大彈頭”的情況下,既可以極大地提升GBSD打擊片狀民用目標時的靈活性,又可以在GBSD的CEP精度提升明顯的前提下,增加對中、俄兩國現存的1000psi超壓強固洲際彈道導彈發射井的毀傷概率。

此外,考慮到以美軍現有的技術儲備,GBSD完全不至於需要9年的時間展開研發並實現IOC(初始作戰能力),故而有一定的可能性GBSD的MIRV(分導彈頭)可能會採用類似於俄УР-100НУ“三棱刺”井射洲際彈道導彈目前已經配備的“先鋒”高超音速滑翔彈頭,GBSD長達9年的研發時間,估計有相當一部分時間是在等美軍自己的高超音速滑翔彈頭定型。而在使用高超音速滑翔彈頭的情況下,GBSD的突防性能、對部分強固目標實施精打的性能將得到進一步提高。

對GBSD取代“民兵-3”的評價

對於美軍研發GBSD取代“民兵-3”的動作,咱們在戰略上倒是沒什麽必要討論的:

畢竟一方面,由於美軍在核武器生存能力方面選擇了加固而非機動的路線、也由於美軍自身核戰略具備極強的進攻性、更是因為美國國內沒有那麽多“公共土地”去機動部署洲際導彈。美國空軍手裏的洲際彈道導彈長期以來都是只有井射彈,自然也就沒有關於機動部署洲際彈道導彈和井射洲際彈道導彈的戰略考量之爭了;

另一方面,美軍現有的核政策、空軍與海軍的核戰略基本上都是擺在台面上的,尤其是在“和平衛士”MX導彈退役後,海基的“三叉戟II-D5”已經成為攻擊中、俄兩軍強固發射井的主力,也是俄軍R-36M或我軍DF-5B目前面臨的最大威脅。GBSD在研發結束後,即使是按照美國空軍的想法,想在威懾中俄兩軍發射井的任務中“分一杯羹”,也無非是把現有的威脅再增加一點而已,而且由於GBSD採取的是固定部署模式,比神出鬼沒的“三叉戟II-D5”,在中俄兩軍部署了各自的HTBSS(高超聲速和彈道跟蹤天基傳感器)系統後,GBSD的威脅沒準還要更小一點。

中國東風-5B是否需要跟進?

那麽,在美軍已經開工研發下一代井射洲際彈道導彈的情況下,我軍是否需要及時跟進、開工研發DF-5B型重型井射彈的下一代產品呢?大伊萬認為還是有必要的。

畢竟咱們之前也提到了,美軍之所以急著要研發GBSD,從裝備層次上看,有相當一部分因素是因為“民兵-3”導彈要到壽了。而為“民兵-3”準備的450個1000psi超壓發射井,一旦沒有後續導彈只能廢棄掉。相對應的,在我軍DF-5B型導彈在2030前後可能將要到壽、最多能延壽到2040年的情況下,為DF-5系列導彈費盡千辛萬苦挖出來的那一批超壓加固發射井,同樣有浪費掉的危險。單純從這裏看,咱們比照美國空軍研發DF-5B重型井射洲際彈道導彈的換代產品應該箭在弦上。

1600647906_88504800.jpg
東風-5導彈發射井


而從戰略角度考量,對於中俄這兩個在陸基戰略核力量方面既有機動部署的洲際彈道導彈、又有井射的重型彈道導彈的國家來說,對於井射洲際彈道導彈的熱衷,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力量宣示。畢竟,到目前為止,俄軍戰略火箭軍那7個洲際導彈團的46口R-36M“撒旦”發射井,依然是俄軍戰略核力量的象徵,時刻象徵著俄軍咄咄逼人的、進攻性的核戰略。

1600647907_36343700.jpg
俄羅斯“薩爾瑪特”

在目前大國對抗日益嚴峻、國內已經出現“擴核”、核戰略有必要重新考量和調整的前提下,我軍下一代的、性能可能與俄軍的R-36M甚至“薩爾瑪特”性能相當的重型井射戰略導彈,將成為我戰略核打擊力量無聲的宣言。

中華網






家與國的夢不結束,偏偏一顆心抗拒屈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發表回應 登錄 | 免費註冊

GMT+8, 2024-4-26 14:35

© 2015 SSKYN

回頂部